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logo

今年全国2200万亩大豆扩产目标

来源:    作者:    时间: 2022-10-26
   我国食用大豆完全可以自给,在未来,仍要扩大油用大豆的产能和产量。

  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粮安天下。我国口粮早已实现完全自给,粮食安全保障有力。但与此同时,油料扩产需求日显,尤其大豆生产备受关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

  今年全国大豆扩产目标为2200万亩。目前,各地秋收已接近尾声,大豆收获也即将结束,专家预测,2200万亩扩产任务,应会超额完成。同时,据目前估算,全国总产量有可能达到1948万吨。

  北京市大兴区采育镇东潞洲村大豆丰收。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大豆唯一原产国,全球大豆源自中国

  中国是大豆唯一的原产国,我国驯化和种植大豆的历史超过五千年。在传统时代,大豆名列“五谷”之一,是重要的粮食作物。

  在古代,大豆最初被称为“菽”,古文中记载,“大豆曰菽”“菽者稼最强”。两千五百多年前成书的《诗经》中记载,“中原有菽,庶民采之”。大豆是古代诗词中的常客,如“种豆南山下”“篱落紫茄黄豆家”。在漫长的历史中,人们也发掘出了众多的大豆食用方法,早在战国时代,已有豆豉的记载;在汉代,已经开始制作豆腐;在北魏时代,已有了豆酱、酱油的记载。

  “在古代,大豆既是粮食,也是多种美食的材料,还是主要的蛋白来源。”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团队大豆首席分析师张璟告诉记者。当前,大豆遍布全球,是主要的食用油和饲用蛋白的来源。

  从源头上看,全球的大豆最初都来自中国。张璟介绍,大豆传播的历史非常久远,至少在战国时代就传入了朝鲜半岛,汉代传入日本,唐宋传入中亚和东南亚,18世纪传入欧洲诸国。大约在1765年,大豆传入北美,最初被用作饲料或绿肥,此后,大豆的功能不断被发现,到19世纪60年代,北美已将豆腐视为健康食品。19世纪末,大豆固氮肥田的功能被发现,此后不断推广。当今大豆生产大国中,巴西种植大豆的历史较晚,在上世纪50年代才开始发展,但发展速度极快,如今已是最重要的大豆生产国之一。

  从净出口国到进口国,中国发生了什么

  过去数十年中,我国大豆种植经历了多次波动。历史数据显示,1957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达到最高,1.91亿亩,此后起伏变化,总体在1亿亩以上。2015年为多年来的最低点,种植面积为1.02亿亩。2016年开始回升,到2020年,达到1.48亿亩。2021年有所下降,为1.26亿亩。

  在大豆贸易中,1996年之前,我国一直是大豆净出口国。1995年到1996年,是我国大豆进出口逆转的关键时期。那一时期,我国开始尝试对粮食流通市场进行改革试点,大豆作为油料作物首先放开,出现了大量的大豆压榨企业,对大豆的市场需求猛增。

  大豆是优质蛋白的来源之一,不论是豆制品的消费,还是油脂的消费,抑或是饲料的消费,都在推高大豆消费的需求。历史数据显示,1991年至2000年,我国大豆总产量一直呈波动增长的趋势,也就是说,大豆的产量并没有降低。

  张璟介绍,“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大豆需求的极速提升。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肉类、油脂等方面的消费需求在快速增加,肉类消费增加,必然的结果是饲料需求增加。从政策上看,那一时期,国家也在鼓励畜牧业发展,饲料需求增长较快。”

张璟(右一)调研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推广情况。受访者供图

  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居民从1985年开始、农村居民从1994年开始,人均口粮消费量已经逐步下降。口粮消费的下降,意味着肉蛋奶、蔬菜等消费在上升。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在肉类消费方面,1978年,全国人均肉类消费量为8.86公斤,1990年提升到25公斤,2000年达到47公斤。在油脂消费方面,1990年,我国人均年消费植物油6.87公斤,而2000年已达9.10公斤。同时,上世纪90年代也是大豆油快速增长时期,逐渐接近并超过菜籽油消费。

  进口大豆近亿吨,都去了哪儿

  1996年,我国第一次成为大豆进口国,大豆进口量为111万吨,到2000年,达到1042万吨。此后一路上升,到2020年,大豆进口量超过1亿吨。2021年有所降低,进口量为9651.8万吨。

  每年进口近亿吨大豆,再加上国内生产的大豆,这些大豆去哪儿了?张璟介绍,2021年,我国大豆消费量为1.1亿吨左右。消费途径主要有两种,压榨和食用,其中压榨消费占84.5%,大约为9420万吨,食用大豆占11%,大约1350万吨,全部为国产大豆。从进口和国产方面看,进口大豆全部用于压榨,生产大豆油和豆粕。国产大豆中,70%用于生产各种豆制品,16%直接食用,剩余14%用于生产低温豆粕、蛋白加工等。

  进一步分析,2021年,我国大豆油总产量为1800万吨左右,进口110万吨,其中食用消费量为1620万吨,工业和其他消费量为250万吨。豆粕方面,2021年,我国豆粕产量为7778万吨,国内总消费量7745万。

  “豆粕是主要的饲料原料之一。”张璟说,“在生猪、水产、牛、羊等养殖中普遍使用,作为主要的蛋白饲料原料。另一种饲料的主要原料玉米,则是能量饲料来源,两者功能不同。”

  历史数据显示,在我国主要畜禽饲料配方结构中,能量饲料原料占比一般为65%,其中玉米约占50%-55%;蛋白饲料原料占比一般为30%,其中豆粕约占15%-20%。

  近年来,由于国际大豆市场的不稳定,我国已采取多种措施,降低饲料生产对豆粕的依赖。2018年以来,针对玉米和豆粕在配合饲料中占比过高的情况,中国开启了饲料“开源替代、提效减量”工作。2021年3月,农业农村部制定了《饲料中玉米豆粕减量替代工作方案》。

  这些措施正在发挥作用。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养殖业饲料消耗量约为4.5亿吨,豆粕用量在饲料中的占比为15.3%,同比下降了2.4%。按上一年饲料配方推算,相当于节约豆粕用量1080万吨,折合大豆1400万吨。

  二十年大豆振兴,我们做了哪些事

  随着大豆需求的增长,在本世纪初,我国就开始重视大豆生产,二十多年中,已进行了两次大豆振兴扩种的工程。

  张璟介绍,2002年,我国启动第一次大豆振兴计划,这一计划以大豆良种补贴为代表性政策,将扩大油用大豆生产作为重点,在东三省、内蒙古等地,实施了“1000万亩高油高产大豆示范项目”。随着大豆振兴计划的推行,我国大豆播种面积和产量迅速提升,到2004年,大豆总产量达到1740万吨,2005年,大豆播种面积达到1.44亿亩。

  但此后,随着更低成本的进口大豆进入国内,再加上收益、抗风险能力更高的玉米逐年扩产,大豆种植面积开始下降。到2015年,跌破了1亿亩,约为9800万亩。

  2018年,我国启动第二轮大豆振兴计划,张璟介绍,相比第一轮,第二轮政策力度更强。

  2019年初,农业农村部发布《大豆振兴计划实施方案》。《方案》提出,2019年我国将扩大东北、黄淮海和西南地区大豆种植面积,力争到2020年大豆面积达到1.4亿亩。结果显示,计划进展良好,到2020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达到1.48亿亩,产量也达到1960万吨,为60年来最高。

  2021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有所下降,为1.26亿亩,比2020年减少了2200万亩,产量降至1640万吨。为此,我国在2022年初提出“国家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实施了多项鼓励和推动大豆种植的政策,“这一轮的政策更强有力,效果也更明显,从目前看,今年扩种2200万亩的计划应该会超额完成,预计可以达到1.5亿亩左右,同时,根据此前的估算,产量有可能达到1948万吨,接近历史最高水平。”

  大豆种植带北移,黑龙江种了四成

  二十年大豆扩产,二十年大豆振兴,一直在改变着我国大豆生产的结构,同时也在改变着大豆版图的分布。

  典型的现象是,东北地区成了最大的大豆产区。张璟介绍,“数十年来,我国大豆主产区北移的现象很明显。这和我国农业发展中,总的种植格局变化有关,也和大豆本身的种植特点有关。”

  在我国,传统的大豆主产区主要有三部分。张璟介绍,“东北春大豆产区、黄淮海夏大豆产区,南方多作大豆产区。这三个主要区域,在过去承担着不同的大豆生产功能。但到现在,种植带北移之后,东北已经一家独大,占全国大豆生产的64%,其中尤以黑龙江居多。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为5831.6亿亩,占全国总种植面积的46%左右。”

  为何北方更加适合大豆种植?张璟介绍,“第一,北方的气候、环境、土地等,更加适合。第二,大豆是土地密集型作物,单产不高,需要大量的土地,南方平原较少,很难展开大面积机械化种植。第三,大豆是肥田作物,可以增加地力,适合和东北大面积种植的玉米进行轮作。”

  事实上,在政策鼓励的层面,东北也是大豆扩产的主要区域,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在东北地区开展粮豆轮作,在黑龙江省部分地下水超采区、寒地井灌稻区推进水改旱、稻改豆试点”。相对应的,在南方尤其是长江流域,主要开展的则是冬闲田扩种油菜的策略。

  新技术推动,大豆扩产加快

  与以往大豆扩种不同,2022年初开始实施的“国家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还有一项特殊的技术推广政策,即“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这一种植模式,主要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

山东淄博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受访者供图

  今年以来,记者在山东、江苏、河南、四川等地,见到过许多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农田。推广人员告诉记者,“带状复合种植”看似减少了玉米的面积,但由于增加了玉米的密度,因此玉米株数不减;因为分行种植,形成带状的玉米或大豆,所以每一行玉米都有了“边行效应”,通风透光等条件更好,并不降低玉米的产量,同时还能多收一季大豆。

  作为大豆产业首席分析师,张璟也一直在跟踪评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进展,她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各地已经探索出了很多具体的技术措施,如大豆和玉米进行4∶2、3∶2、6∶3等不同行数的间作,在一些地方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实现了生产目标。如10月9日,在山东德州禹城进行的一次测产中,一亩复合种植的地里,玉米产量达到555.17公斤,大豆产量达到121.87公斤。”

  除了增产增收之外,由于是带状间作,复合种植的方法还对隔离病虫害、降低病虫害传播有一定效果。

  不过,作为新推广的技术,在今年的种植中,也发现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大豆玉米同步除草的问题、适宜农机的购置和新机械研发的问题等,“以除草为例,由于大豆和玉米互为杂草,所以很难使用同一种除草剂进行苗后除草,需要使用挡板进行机械或人工喷洒除草剂除草。在病虫害防治中,由于大豆和玉米高度差距较大,飞防也存在一些需要克服的技术难点。此外,适合复合种植的收割机也需要进一步研发和推广。”张璟说。

  实现未来图景,面临哪些挑战

  二十多年中,从净出口国到进口大国,我国大豆产业经历多次复杂的变化。在当前,提升大豆自给率,成为应对国际市场波动、降低进口依赖的重要途径之一。

  2022年初,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力争大豆播种面积达到1.6亿亩左右,产量达到2300万吨左右,推动提升大豆自给率。

  大豆可以完全自给吗?其实这并不现实,张璟表示,在未来较长的时间内,进口为主的格局不会发生变化,但扩大国内种植面积,提高产量依然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的产量达到3000万吨以上,就意味着,我们的自给率可以提升到30%左右,这对我国植物油、肉类等方面的生产,都有巨大的促进意义。”张璟说。

  与其他粮油作物不同,目前我国大豆市场已经出现了分化,分化成食用大豆市场和油用大豆市场。张璟解释,“2021年,我国食用大豆的消费总量为1350万吨,而同年我国国产大豆总量为1640万吨,食用大豆完全可以自给。在未来,仍要扩大油用大豆的产能和产量。”

 北京市大兴区采育镇东潞洲村,即将收获的大豆。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继续扩产,继续推动大豆振兴战略,在未来我们还要克服哪些困难?张璟表示,“从土地面积的角度看,我国人多地少,耕地紧张,而大豆单产较低,是土地密集型作物,所以要解决玉米、大豆争地的问题,解决粮油争地的问题。扩种大豆,就意味着粮食面积少了,这个平衡还要掌握好。同时,大豆不宜连作,也要做好轮作的工作,选择合适的轮作作物。从土地选择的角度看,不少地方,往往选择较为贫瘠的土地种植大豆,既留出了种粮的土地,也发挥了大豆肥田的作用,但同时就必须面对大豆产量较低的现实。从品种方面看,我国大豆平均单产较低,只有美国、巴西等高产国家的60%左右,未来还需要继续加强大豆育种,提升单产水平。从机械方面看,北方基本可以实现机械化,但南方、西南地区,大型机械较少,作业质量不高、机损率高等问题,也都需要进一步改进。”

  今年推广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解决大豆玉米争地、实现稳粮扩油目标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前景。张璟说,“未来推广这一技术和模式,就要着力解决大豆玉米同步除草、复合种植专用机械缺乏等问题。好消息是,目前北京大学邓兴旺院士团队已经育成耐抗大豆除草剂的玉米品种,今年在山东济南、潍坊、枣庄等地种植效果良好,能够有效降低种植户苗后除草成本。此外,我国针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农业机械研发也在不断加速。相信未来,这些复合种植中的技术问题,必然会被科技的进步所解决”。(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