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基础知识 » 正文

判断厄尔尼诺现象的主要前兆

  作者: 来源: 日期:2014-07-16  

  据《新科学家》杂志报道,2014年极端气候将席卷全球,太平洋地区或将面临厄尔尼诺现象,遭遇洪水、风暴和干旱侵袭,导致资源损毁以及人员伤亡。

  1995-1997年和2014-2016都是日食4次发生在两极和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这两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1997-1998年与2014-2015年比较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前者处于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得到增强;后者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因此,2014-2015年发生的厄尔尼诺要比1997-1998年厄尔尼诺弱很多。

  判断厄尔尼诺现象的主要条件有气压变化、风向变化、海温变化、海平面高度变化、环太平洋地震火山活动、南极半岛海冰异常减少、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和旱涝反常等。一般认为赤道东太平洋海水表层温度连续六个月高出平均值0.5摄氏度以上,即可认为发生了一次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形成的前兆包括以下表现。

  风向变化和海温变化:预示厄尔尼诺的现象之一是赤道太平洋信风逆转,一般来讲赤道太平洋信风应该是从东吹向西,使太平洋表面暖水向西部集聚,而东部深层的冷水上升到表面。但厄尔尼诺发生时频现强烈的西风取代了东风,太平洋表面暖水发生反向的变化,使太平洋东部表面海水变暖。拉尼娜现象发生时情况正好相反。

  气压变化:气压变化与气温变化和海温变化相关,在厄尔尼诺发生时,印度洋、印尼与澳洲气压由于海温下降而上升;大溪地和太平洋中央、东面的海面由于海温的上升而气压下降,形成东西太平洋气压的“跷跷板效应”。

  海平面高度变化和环太平洋地震火山活动:由于风力的推动作用,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的转换使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升降20-40厘米,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导致海洋地壳反向均衡升降7-13厘米,激发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的地震火山活动。

  旱涝反常:由于气压变化、风向变化和海温变化,太平洋东部附近的暖空气上升,令当地干旱地区发生洪涝;太平洋西部冷空气下降,令当地湿润多雨的地方干旱。1997年至1998年的ENSO现象,太平洋东部至中部水面温度比正常高出约3至4℃,美洲地区有持续暴雨,东南亚地区则持续干旱并发生大规模的森林大火。

  南极半岛海冰异常减少:南极半岛的海冰控制了的雷克海峡的海洋通道,当海冰增多时,通道堵塞导致一部分冷水北上,加强了秘鲁寒流,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有利于拉尼娜形成;当海冰减少时,拓宽的通道增大流量,减弱了秘鲁寒流,使东太平洋海水变暖,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

  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根据1948年以来的统计资料,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可激发厄尔尼诺的发生。2014-2015年有4次日食发生在两极,增大了厄尔尼诺发生的可能性。具体时间在:2014-04-29,2014-10-23,2015-03-20,2015-09-13。

  目前赤道太平洋海温变暖规模比1997-1998年最强厄尔尼诺弱得多,出现超级厄尔尼诺的可能性不大。

  细节对比两年情况还是有很大差别,关键是2014年4月2日智利8.3级地震导致南太平洋水温偏低,干扰了厄尔尼诺的发展。最明显的例子是,1960年5月22日智利9.5级地震导致全球气候变冷,厄尔尼诺事件推迟到1963年发生。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