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我国生猪市场在供需博弈中呈现“现货曲折走弱、期货宽幅震荡”的格局。今年上半年,生猪价格整体呈现震荡运行态势,虽然价格重心呈现下移态势,但下跌幅度明显低于市场前期评估结果。下半年生猪市场将呈现供需双增的情况,在需求托举下,猪价或出现阶段性反弹。短期需关注三季度季节性需求回升与压栏情绪对价格的拉动,中长期猪价表现则取决于产能去化的持续性。
上半年,生猪养殖饲料成本明显下滑推动养殖端压栏增利,二次育肥亦有补栏尝试,导致供应增量后移。需求端受鲜品分割和冻品小幅度入库支撑,增幅超预期,供需僵持下,上半年猪价低点延后。卓创资讯认为,下半年供应量或先减后增,屠宰量或先减后增,供需或呈现先同减后同增状态,支撑生猪价格或先涨后降再微涨。
国内生猪交易均重上半年呈现跌后震荡上涨后小幅下滑的走势。根据卓创资讯数据监测,截至7月3日,卓创资讯监测2025年上半年生猪交易均重为124.88公斤,同比上升0.42%。主因为饲料成本低位,大猪消化压力不大,支撑养殖端持续压栏增重,仅在5-6月有适当减重增量动作。而二次育肥在此期间滚动补栏,截至6月13日,2025年样本养殖企业二次育肥生猪周均销量为31818.75头,4月份周均59199.50头,下游补栏热度最高;1月份周均3747.00头,下游补栏热度最低。养殖端压栏增重,叠加二次育肥户滚动补栏,共同推动供应端增量后移。
当前,生猪产能稳定在农村部给到的绿色区间上沿,虽然价格较去年出现了明显回落,但是得益于饲料原料价格的下降和集团厂不断的降本增效,目前自繁自养仍有一定的利润。伴随着集团厂市占率的不断提升,当前能繁母猪存栏情况较为稳定,预计未来产能端也很难出现快速下滑,整体生猪行业仍将处于低波动周期之中。
具体来看,近两年三季度伴随着出栏量的减少和二次育肥的入场均出现了年内的价格高点,而今年三季度目前集团厂已经开始缩量控价,但二次育肥情况由于出台了相关限制政策,能否再度协助拉动价格上涨仍需持续关注。但后期供应仍较为充足,预计四季度价格仍将偏弱运行。从消费端来看,本年度屠宰量较去年有所增加,考虑到并未出现大量的冻品入库情况,结合本年度价格的回落,整体消费端依旧较为平稳,符合当下的价格及供需格局,虽然从长周期上来看,国民饮食结构和消费结构正从畜肉向禽肉转变,人口数老龄化和数量的下滑也可能影响整体消费,但是这个过程较为漫长,短期内生猪消费仍偏刚需。
卓创资讯认为,能繁母猪存栏增加推动上半年理论供应逐步增量,但散户减产退市,叠加饲料成本低位推动养殖端压栏等多重因素导致上半年生猪实际供应增量低于业者普遍预期,同时二次育肥滚动补栏也进一步推动供应增量后移。结合均重变化、二次育肥补栏热度的推测,以及结合能繁母猪等基础产能数据推算,再考虑成本低位或仍支撑养殖端增重及二次育肥,综合来看,卓创资讯预计2025年下半年供应量或先减后增。从需求端看,2025年上半年需求运行态势仍遵循季节性走势,但鲜冻品价差偏小,以及国储肉的滚动制作,支撑生猪屠宰量同比普增。下半年猪价或暂难跌至冻品入库的最理想价位,低位库存或利多鲜品分割需求,屠宰增量或仍超预期。卓创资讯预计2025年下半年需求量或先减后增。供需双方或先同减后同增,或支撑生猪价格先涨后降再微涨,7-12月的月均价或在13.76-15.07元/公斤之间运行。
华泰期货分析,短期内,需要重点关注的还是二次育肥的情况,限制二次育肥的法令对二育养户入场的影响仍是最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年初的仔猪腹泻对于近期的出栏也存在一定影响,因此下半年生猪的疫病情况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不确定因素。综合而言,猪价已经明显进入低波动周期,在供应端仍较为充足的情况下,猪价仍将跟随短期供应变化和季节性消费同步波动,在产能端未出现大幅变动的情况下,预计猪价仍将围绕养殖成本波动运行。
来源:期货日报、卓创资讯、中国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