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河北自7月3日起在省内符合条件的地区启动2025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加之当前华北地区玉米价格坚挺,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已基本高于小麦收购价格,推升小麦饲用替代预期。政策托市和饲用需求上升,使得小麦市场看涨情绪升温。
6月下旬,国内小麦现货市场止跌回涨,政策托市和饲用需求上升预期支撑麦价重心上移,近期企业采购、地储收购和贸易渠道开始建库等多种因素叠加,使得麦价温和上涨。但麦市供需宽松格局未有明显改变,供给充裕使得面粉企业采购谨慎,需求疲软始终制约下游采购量。
当前小麦市场多空力量并存,预计近期价格走势仍将以震荡调整为主,持续上行压力较大,建议关注托市收购进度、下游需求情况以及相关农产品行情走势。
托市范围扩大为小麦市场兜底
自河南、安徽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之后,近日,两省陆续公布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库点,收购范围逐步扩大。截至发稿时,小麦托市收购库点已经增至233个,小麦价格底部支撑坚实。
最新消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在河北省启动2025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通知》指出,同意自2025年7月3日起在河北省内符合条件的地区启动2025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
主产区面粉加工企业小麦收购报价涨跌互现,据市场监测,截至7月1日,主产区普麦主流进厂价:河北市场1.21~1.235元/斤,河南市场1.215~1.235元/斤,山东市场1.215~1.237元/斤,江苏市场1.22~1.235元/斤,安徽市场1.22~1.24元/斤。虽然小麦价格在政策支撑下难有明显调整,但从厂家收购积极性来看,整体表现一般,以门前送货为主,部分厂家上调小麦报价,价格重心较前期小幅上升。
优质麦品种以质论价,相较于普通小麦,厂家采购相对积极。山东菏泽“优质02-1”“新麦26”价格在1.41元/斤左右,优质高筋白麦价格在1.385元/斤左右;山东临沂“镇麦168”价格在1.27元/斤左右;河北邯郸优质麦“津强11”价格在1.42元/斤左右,“中麦578”价格在1.29元/斤左右。
托市收购启动对市场形成强有力支撑,6月下旬,小麦市场价格止跌上涨,基层售粮主体惜售挺价心理进一步增强,中间商低价采购难度加大。
据市场反映,区域间小麦价差极小,导致小麦流通难度较大,再加上新麦供应充裕,收购成本、中转费用、运输成本等叠加后,利润空间整体被压缩,执行前期的合同订单亏损压力较大。
小麦玉米价格倒挂推升替代预期
玉米价格强势上涨是近期小麦市场情绪升温的重要因素之一。据市场消息,近日山东水分14%玉米收购价整体涨至2450~2570元/吨;东北地区市场供应偏低,出货未见明显改善,辽宁锦州港水分15%玉米平舱价2400~2410元/吨,广东蛇口港水分15%玉米散粮成交价2470~2490元/吨。当前,华北地区玉米价格坚挺,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已基本高于小麦收购价格。
7月1日,进口玉米定向销售吸引了市场主体广泛关注。此次共计挂牌进口玉米18.9万吨,成交18.32万吨,成交率96.91%,只有福建流拍5831吨;起拍价江苏、安徽2260元/吨,福建、广西2290元/吨,江西、湖北2280元/吨,成交均价2368元/吨,最高溢价超过160元/吨,平均溢价在100元/吨以上。从当前的投放量和实际成交情况来看,体量不大,玉米供应偏紧格局暂难改变,预计对玉米和小麦市场较难形成实质性的利空影响。
玉米和小麦价格的联动性,推升小麦饲用替代预期,进而提振小麦市场的需求和看涨心理。但玉米行情的上涨空间仍需持续关注进口玉米、饲用替代农产品的投放量和投放连续性,以及下游企业的采购动态。(全文刊登于2025年7月1日粮油市场报A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