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中储粮发布7月1日将举办进口玉米(转基因)邀标竞价销售,数量18.9万吨,笔者上一篇也对底价做了一些猜测,但狠狠打脸,底价很低,可以说非常有优势!因此第一期进口玉米拍卖成交很不错,当天市场未有大的波动,且部分情绪还稍显偏强。次日7月4日进口玉米(转基因)竞价销售公告落地,取消邀标,数量30.6万吨,较上一期明显增加,且标的分布在辽宁,山东,河北,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广西,福建,以辽宁、山东、安徽、湖北为主,第二期重心向北转移。当日玉米期货主力2509合约收盘2363元,跌幅0.76%,当日跌破60日均线,从资金情绪看第二期拍卖落地后偏弱。同时本周山东深加工晨间到车辆也开始回升,部分企业开启小跌多调的落价模式,例如3日山东临清德能金玉米三次下调价格,但累计跌幅在20元/吨。进口玉米拍卖后,市场价格虽有一定下跌,但跌幅不大,后续玉米跌的动吗?还会上涨吗?
进口玉米解析
后续玉米是否有机会,还是要看近期的进口玉米拍卖。首先进口玉米是目前仅有的政策投放替代品(定向稻谷暂未有消息),而小麦对玉米的冲击暂告一段落,因此当前市场关注重心主要在进口玉米。其次,分析第一期进口成交,一是量级不大,低于预期,目前市场完全可以消化。二是底价低,起拍价在2260-2290元/吨,即便有30元/吨出库费,价格也仅在2290-2320元/吨,对比大部分地区到厂2500元/吨左右甚至更高价格的玉米可以说相当有优势了,因此从底价角度看,笔者认为偏空。三是成交好溢价高,基于底价低,饲企参拍积极性高,加之区域企业多,成交价格节节走高,以江苏、安徽为例,成交均价分别在2355元/吨,2371元/吨,加上出库费低于国产玉米到厂价格,与国产小麦到厂价格相当,但因近期玉米、小麦价差相对稳定,从成交角度看,市场情绪并未受到影响,反倒坚挺或略强。
第二期进口玉米。因发稿处于拍卖结束前,第二期主要从多个角度猜测。一是市场反映高于第一期,首先是取消了邀标,参与企业仍需要许可证,但对比邀标形式饲企参与更灵活,理论上可参拍的主体增多。其次第二期范围更广,覆盖了一部分主产区,影响加重,且市场暂未摸清近期进口拍卖规律,下一期是继续加投?还是稳定?亦或是减少?不同的量级市场反映也是不同。二是底价,第一期成交非常好,普遍溢价,那么理论上来说后期提高底价也在情理之中。但是若是想高成交率,那么底价稳定或者小涨更有利,这可能就要看政策导向如何了。三是成交,因进口玉米刚开始投放,处于新鲜期,市场关注度和参与度都高,但随持续投放后,成交率能否保持也不一定。
综上,笔者认为进口玉米本质上是利空,同时又有较大不确定性。一是从历史数据来看,进口玉米拍卖时间普遍比较长,不能保证新季玉米上市前就会停拍。二是进口玉米毕竟是竞价拍卖,成交结果同步影响市场情绪,成交价格好市场情绪就好,例如第一期拍卖,反之可能就会情绪差。三是量级,历史看进口玉米维持周拍两次的节奏,如果有非转基因玉米投放,则为转基因两次,非转基因两次,周共四次。从国内玉米市场看,因余粮偏低的基础,贸易商挺价情绪强,且进口玉米投放也需要时间,短期影响偏中性。但长期稳定后可能会显现一定压力。因此,笔者认为短期玉米震荡运行,建议大库存贸易商择机走货,企业维持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