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长山岛镇个体大户梁福祥从1997年开始从事海上养殖生产,年景一年比一年好。这几天,他虽然忙得脚打后脑勺,但是心里却乐开了花。梁福祥说,他们村有养殖户110多户,收入普遍高于去年。他家130多台筏,养虾夷扇贝和海湾扇贝两个品种,估计今年收入70万元钱不成问题,比去年多收入10万元钱。
今年长海县的养殖业户能够丰产丰收,不仅仅是由于风调雨顺价格好这些客观因素,更重要的是养殖产品结构调整带来的成效。近年来,长海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引导产业产品结构调整,而且为促进这一战略的实施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通过引进、繁育和推广优质高效养殖品种,为养殖业户优化种质,同时引导扶持海珍品育苗产业,为养殖业户提供充足苗源。养殖户们也改变了以往只顾埋头搞生产的做法,拿出更多精力琢磨市场需求,根据市场行情来调整养殖品种结构。
三官庙村这几年的养殖浮筏规模一直稳定在7000台左右,但是今年产品结构却发生了很大变化:去年他们养了4000多台海湾扇贝,2000多台虾夷扇贝,而今年恰恰相反———虾夷扇贝4000多台,海湾扇贝2000多台。结果今年虾夷扇贝价格看涨,每公斤鲜贝比往年多卖两元钱。海湾扇贝由于养殖数量减少,海区密度降低,贝丁质量明显好于去年,收入也不低,全村养殖户在“两条战线”上获得双丰收,增加收入上百万元。
据了解,今年长海海水养殖业丰产丰收已成定局,产量产值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年养殖业总产量可达12万吨,虽然仅比去年增长不足3个百分点,但由于优质高效品种增多,产值可突破10亿元,可比去年增长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