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畜牧首页 频道列表

最难熬的寒冬已经过去,生猪行业扩产还是还债?

2024-07-3160

7月即将结束,全国生猪市场继续展现出偏强运行的态势,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市场供需关系的微妙变化,也预示着养殖端盈利空间的进一步拓展。在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生猪价格震荡向上,为整个养殖业带来了新的活力。


新牧网猪价指数显示,当前广东、山东、安徽、浙江等10省市生猪出栏价已涨破10元/斤大关。“最难熬的寒冬已经过去了。”面对今年持续上涨的行情不少养猪人感慨道。与此同时,猪价持续回暖带来的正面效应,也体现在了生猪养殖企业上半年的业绩预告中。


不过,这轮久违的上涨行情还能持续多久仍是个未知数。多位行业人士在受访时表明了对于后期猪市“谨慎乐观”的态度,提醒养殖户不要盲目扩产,警惕冲高回落。


01盈利空间持续扩大


自春节过后,生猪价格经历了一段短暂的回落期,但随后北方地区前期能繁母猪的去化及疫病影响逐渐显现,导致产能阶段性偏紧。进入6月后,随着产能调减消息的发酵,二次育肥入市增多,进一步推高了生猪价格。尽管气温上升和消费淡季的到来一度对猪价构成压力,但进入7月后,市场供应偏紧的局面并未根本改善,特别是南方大猪紧俏,标肥价格差扩大,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生猪价格重心再次震荡向上。


卓创资讯生猪市场分析师李晶认为,除了生猪出栏量少以及猪病导致的减产,支撑了猪价上涨的底层逻辑以外,华南地区减少省外流入猪源造成华南本月猪价格外强势。同时,全国多地的强降雨天气影响生猪的出栏和调运,也加重了阶段性的生猪供应缺口。


值得注意的是,供给“断档”预期的存在,使得养殖端压栏惜售情绪不减。在这种背景下,生猪出栏量并未显著增加,反而因养殖户的看涨情绪而有所减少,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需矛盾,支撑了猪价的持续上涨。


与生猪价格上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饲料原料价格的稳中偏弱运行。近期,玉米市场各方对后市看涨预期较弱,贸易商出货积极性较高,加之企业库存维持相对高位,下游企业采购压力不大,玉米价格整体呈现稳中偏弱态势。同时,豆粕市场也面临库存高企、采购积极性欠佳的局面,价格同样承压。饲料原料成本的下降,为生猪养殖提供了更大的盈利空间。


当前,自繁自养盈利已达到600元/头以上,这一水平显著高于历史平均水平。养殖利润的提升,不仅增强了养殖户的信心,也为整个行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短期市场,虽然消费疲态有望延续,但局部地区大猪货源走俏、标肥差持续倒挂并适度走扩的现状,以及饲料原料成本的降低,将继续支撑生猪价格保持窄幅调整、小幅偏强的运行态势。此外,供给“断档”预期的兑现,也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供给压力,为猪价上涨提供动力。


然而,也需注意到市场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例如,高温天气可能对生猪生长和运输造成影响,进而干扰市场供应;同时,政策调控和疫情变化也可能对猪价走势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因此,在乐观看待市场前景的同时,养殖户和相关企业也应保持警惕,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应对潜在风险。


02生猪产能波动将更加可控


据东方基金郭绍珺在今年4月时介绍,猪周期一般来看是4年:2年上行,2年下行,截至今年2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去化程度较多,可以预见猪价会进入一个上行通道。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国生猪出栏量为3.64亿头,同比下降3.1%,截至第二季度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38万头,同比下降6%。其中,多家上市公司正计划增加能繁母猪数量,扩大生猪产能。


经历了上一轮非洲猪瘟带来的猪周期后,本轮猪周期有何变化?


对此,ST天邦董事长张邦辉表示,在生猪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可逆转地提高的背景下,市面上的生猪已经无法炒短期波段获利,而大型企业除非资金链有问题,都在扩大养殖规模。


不过,华统股份总经理朱凯表示,2023年全国规模化养殖市场份额达到68%,浙江省比例更高,初步估算74%左右,随着规模化养殖场占比越来越高,水平分工越加成熟,行业越趋理性,表现为:养殖效率的进一步提升,生猪产能波动将更加可控,周期缩短,价格波动加快,同时波动幅度趋缓。


“6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出现微幅增长,但鉴于现金流情况和历史亏损,行业整体偏谨慎。”朱凯说。


03扩产还是还债


对于身处其中的从业者和投资者而言,踩准“猪周期”是平衡盈亏的重要节拍。和其它行业的景气周期一样,猪周期会经历“供不应求、价格上涨—扩大产能、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产能收缩—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的循环过程。


面对猪价久违的连续上涨行情,手握优势养殖资源的生猪养殖企业是否会加大投资、押注扩产?对此,布瑞克农业大数据高级分析师徐洪志表示,对于一部分猪企而言,扩产不是将来时而是进行时。“包括牧原在内的头部企业,在过去一年来,能繁母猪存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此外,大多数企业都存在产能利用不足,猪舍设备闲置的现象。猪企即便不再扩产,而只是将现有的产能充分发挥出来,也足以将市场实际供给能力再提升10%~20%。”


不过,在考虑扩产之前,解决资产负债率过高的问题可能会被率先纳入预算。这已经在三大生猪养殖巨头企业近期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有所提及。


牧原股份证券部人士称,将根据外部环境及生产经营情况,合理规划能繁母猪数量。此前,牧原股份公开表示,随着生猪市场行情的好转及养殖成本的持续下降,公司今年盈利能力及现金流情况将有较大改善,具备降低负债规模的客观基础。公司会在稳健经营的基础上,不断降低整体负债规模以及杠杆水平,优化债务结构和财务状况。


“近几个月生猪价格上涨,逐步覆盖公司生产成本。但整体来看,目前实现盈利的时间尚短,公司将优先考虑偿还一定的有息债务,降低资产负债率,保障公司运营安全。同时,公司以‘降成本、保盈利’为首要目标,重点考虑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待盈利有效弥补往期亏损后,再去考虑规模扩大。”温氏股份在近日举行的券商策略会上公开表态称。


展望生猪后市,李晶认为,今年8到9月份整体市场行情将会出现偏强的调整,10月份可能会进入高位震荡的尾期状态,11到12月份可能会逐渐出现供多需少的状态,猪价或将进入下滑的走势。其中,猪病和集中性的强降水是值得关注的变量,目前处于可控状态。


徐洪志也认为,下半年将呈现震荡上行的态势。究其原因,一方面,产能去化的成果将逐渐显现,自2023年开始的能繁母猪存栏下降,会转化为2024年育肥猪市场供应量的持续缩减,推动价格上涨。另一方面,在利润刺激下,以压栏和二次育肥为主的市场投机行为日趋活跃,会在前期造成育肥猪供应的结构性短缺,而在后期集中出栏时又造成供应的结构性过剩。


如此猪价的波动性将显著放大。进口方面,过去几个月的猪价上涨使得猪肉进口利润迅速好转,预计将推动进口量在第四季度出现较大回升,将有利于平抑国内市场价格。


徐洪志提醒,在当前全行业普遍盈利的背景下,行业应该把握住盈利周期的时间窗口,主动调整经营发展策略,从之前的拼规模转变为拼成本,在种猪繁育、饲养效率、疫病防控等环节降本增效,切实将养殖成本降下来,这是应对猪周期下行阶段的根本。同时避免盲目扩张,高度重视资金链管理,降低债务风险。


 来源:中国畜牧业综合第一财经、每日经济新闻、大河财立方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猪价温和回落 养殖仍有盈利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5月30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0.66元/公斤,比1月8日的22.77元/公斤下降9.3%。中国农业

0评论2025-06-041

国家发展改革委:预计下周生猪周均价或环比下滑,养殖预期利润或减少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本周全国猪料比价为5.48,环比下跌0.36%。按目前价格及成本推算,未来仔猪育肥模式的生猪养殖头

0评论2025-05-282

“菜篮子”保供基础扎实:一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2540万吨,同比增长2%
“菜篮子”产品供应是民生大事。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日前表示,截至3月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39万头

0评论2025-05-131

生猪价格近期回暖 “五一”备货提振猪价?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4月25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0.78元/公斤,与上周五(4月18日)的20.85元/公斤相比,下降0.3%。

0评论2025-04-280

二季度生猪价格上行空间有限
经历一轮反弹后,生猪期货本周开启下跌模式。中信期货研究所研究员李艺华表示,前期推动生猪期货价格反弹的因素包括二次育肥、宏

0评论2025-04-270

猪市走势:全国生猪收购均价呈现上涨态势,东北 华北稳中上涨,标猪主流报价在6.9-7.34......
全国生猪收购均价呈现上涨态势,标准体重生猪平均价格为7.27元/斤。月底大场缩量过后,猪价压力仍存,猪价南北分化,北方强,南

0评论2025-04-010

供应压力释放缓慢 生猪现货价格上涨空间有限
国内生猪出栏均重持续缓慢回升,近期标肥价差继续收缩,但肥猪价格仍处高位,养殖户多意向出栏大猪。加之行业养殖利润仍存,规模

0评论2025-03-310

猪市走势:全国生猪收购均价呈现上涨态势,标准体重生猪平均价格7.34元/斤!
全国生猪收购均价呈现上涨态势,标准体重生猪平均价格为7.34元/斤。猪价稳中上涨,多地在7块23左右徘徊,东北华北稳中小幅上涨1

0评论2025-03-210

3月底后猪价可能出现反弹
春节之后短线二育进场压栏的肥猪开始释放,加上二季度并不是肥猪需求旺季,标肥价差或将继续缩窄,预期二季度标肥价差难以继续提

0评论2025-0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