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包括猪、牛、羊、马驴驼等11卷,收录畜禽遗传资源1018个、蜂39个、蚕307个,收录图片6500余张,是最全面、最详实的中国畜禽遗传资源“辞典”,也是研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的“百科全书”。新版志书完整记录了每个资源的形成历史、特征特性、数量分布、开发利用等情况,新增畜禽和蜂遗传资源245个,填补了蚕资源志空白。新版志书内容展示形式多样,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观看部分资源影像资料,后续还将配套推出电子书。
《中国畜禽遗传资源状况》系统阐述了2006年《畜牧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畜禽、蜂和蚕遗传资源保护利用全貌,客观记录了我国畜禽资源的历史价值,全面总结了我国畜禽遗传资源治理体系的成功实践。《中国畜禽遗传资源状况》还将以英文版全球公开发行,向世界展示我国畜禽遗传资源状况,为世界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提供中国方案,进一步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提出了明确要求。2021年以来,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畜牧总站,按照“边普查、边保护”要求,全力以赴做好普查发现61个濒危畜禽品种资源的抢救性保护工作。在农业农村部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相关省份农业农村部门和保种主体的共同努力下,资源抢救性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据最新的濒危状况评估,61个濒危畜禽品种中,上海水牛、漳州斗鸡、东安鸡、吐鲁番斗鸡、太白鸡、天峨六画山鸡等6个品种已“转危为安”,30个品种濒危等级降低,濒临灭绝品种减少一半,资源群体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性增长。
畜禽品种分子身份证DNA特征库,是通过系统筛选不同品种基因组中特征性SNP位点,挖掘出精准识别各品种独一无二的“身份”编码,形成能够从分子水平上区分畜禽品种的DNA特征库,主要用于畜禽新品种审定、新资源鉴定和种畜禽市场监管等领域。2021年,农业农村部启动畜禽种质资源精准鉴定项目,对构建特征库进行了部署。目前,13个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工作已基本完成。下一步,将持续完善畜禽品种分子身份证DNA特征库,尽快覆盖牛等其余8个畜种,进一步提高鉴定精准性,统一发布实施,为种业企业、科研单位、政府部门、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支撑和开放式服务,推动畜禽种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