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国内豆粕不会出现大幅波动行情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5-04-07
     在进入四月份之际,国内各地豆粕价格上涨或下跌动作都不大,基本保持相对平稳态势。

    从各地价格走势分布来看,从北向南依次走高,截止目前,东北、华北地区油厂豆粕在2560-2650元/吨,价格最低;山东地区豆粕价格略高在2650-2720元/吨,华东地区豆粕价格在2760-2800元/吨,华南地区豆粕价格最高在2820-2880元/吨。

    从各地成交情况来看,无论是买方还是卖方入市都不积极,交易比较清淡。一般情况下,对于四月份的豆粕行情业界人士都比较敏感,由于该月份进口大豆正处于新旧交替之际,大豆市场供求形势比较复杂,行情的把握比较困难。不过,从最新观察情况来看,形势已有所好转,该月份豆粕行情发生剧烈动荡的可能性已经降低。

    一、进口大豆成本较高,支撑豆粕价格高企

    跟踪显示,自3月1日之后进口大豆到港成本大多已超过3000元/吨,最高曾达到3200元/吨,高昂的大豆成本将给豆粕行情带来有力支撑。目前国内豆粕需求比较疲软,油厂压榨利润日益缩水,北方产区进口大豆压榨已经是负利润,即便销售困难油厂也不可能再降低销售价格。另外,3、4月份进口大豆到港数量要低于平均水平,这将进一步巩固油厂销售信心,预期在四月份里油厂将会力挺豆粕价格在高位企稳。

    二、国内豆粕需求转旺

    由于春节期间各地养殖场畜禽的规模出栏,致使节后的一至两个月内国内养殖规模转入低谷,加之,人们对禽流感的畏惧,鸡鸭禽类养殖补栏又受到严重影响,规模复苏比较缓慢,使豆粕消费旺季的到来一拖再拖。从各地畜禽喂养情况来看,到4月中旬各地将逐渐形成规模,养殖需求增长明显转旺,饲料业对豆粕的需求也将望步入高峰。另外,前期由于市场不明朗,各饲料厂豆粕库存也普遍降到最低,预计到4月中下旬又到新一轮备货期,由此,各地油厂豆粕销售将彻底走出疲软态势,有利于豆粕行情的走稳。

    三、大豆供应充足,南美大豆上市还将逐渐显现

    先前国内外不少分析机构都预测4月份由于美国大豆与南美大豆的新旧交替,我国进口大豆供应将可能断档。但是,从最新了解的情况来看,3月份国内进口大豆的到货量达到了167万吨,略高于预期。4月份的到货中南美豆的比重将会明显加大,初步估计至少有10船南美豆,由于最近一段时间中国仍在一直不断地买进美国豆,美豆的装运量还保持在较高水平上,因此预计4月份美国大豆的到货量将超过120万吨,这将使整个4月份的到货总量达到180-200万吨,明显高于先前的预测。截止到3月底国内还有近130万吨的进口豆库存,意味着4月份进口豆的供应总量在300万吨上下,由此,不难看出4月份国内进口大豆供应不会紧张。而到5月份,随着南美大豆的大量上市,我国港口将迎来进口大豆到货高峰,供应就能跟上,而且国内市场还可能面临冲击,这将严重限制国内大豆、豆粕价格上涨空间。

    四、饲料厂采购比较谨慎

    前期,由于国内豆粕价格过高上涨,并出现上涨乏力的现象,饲料厂为降低风险多减少豆粕采购,尽量将库存降到最低。而随着4月份的到来,国内豆粕需求将进入季节性需求高峰,各饲料厂需要适时增大采购数量。不过,从目前来看,美国农业部最新报告05年大豆种植面积为7391万英亩,大豆库存13.81亿蒲式耳(截止3月1日),均在市场预测范围内,利多影响不足,外盘已出现冲高回落的现象。5月份大量南美进口大豆将陆续抵达口岸,后市压力明显增大,国内市场还可能出现阶段性的行情下调,因此,在四月份里饲料厂豆粕采购将依然比较谨慎,油厂豆粕销售增长将受到限制,也不利于豆粕行情上涨。

    五、早产菜粕也将作适当补充

    根据观察,5月份南方各产区夏季菜籽即可上市,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熟菜籽有望在4月份即可开镰。尽管由于产区天气一直不佳,今年我国夏季菜籽产量可以由于1300万吨下降到1100万吨,但菜籽规模上市的压力依然不容忽视。分布在产区的一些中小油厂为抢先可能提前开机,及时推出新产菜粕,这样在南方一些地区早产菜粕可能提前完成对豆粕的有益补充,从而也将在一定程度对豆粕市场构成压力,使豆粕价格不因供应紧张而上涨。

    由上分析可见,在四月份里,一方面,较高的进口大豆成本和市场需求的转旺将支撑豆粕价格高启,另一方面,该月份大豆供应并不会发生紧张,还可能面临南美大豆大量上市和到货的压力,饲料厂采购也比较谨慎,加之,早产菜粕的补充作用,又限制了豆粕上涨空间,该月份国内豆粕市场多空互相制约,行情波动幅度不会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