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logo

“椒麻跑山鸡”“跑”出产业发展新路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5-12-23

  今年以来,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广纳镇充分利用农村优越的自然资源和小家禽的传统养殖优势,大力培育创业就业典型和专业合作社,将大力发展小家禽养殖作为农村新兴骨干增收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实现人均增收1000元的发展目标,让当地的小家禽产业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椒麻跑山鸡”国英农业合作社就是其中的一例。

  利用山地散养“椒麻跑山鸡”,返乡农民工把荒山变成“金山银山”

  “椒麻跑山鸡”国英农业合作社位于广纳镇新桥村5组,园区占地面积300余亩,是返乡农民工赵绍国和妻子李英联合几十户村民创建的一家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 园区将种养殖有机结合起来,在花椒树下养巴山土鸡,今年已经出售8万只,目前还存栏2万只,远销重庆、成都、武汉以及巴中市内的各大酒店、农家乐,在巴中市可谓名声在外。

  把一片荒山变成了一座“金山银山”,赵绍国的信心来自哪儿?赵绍国介绍,一方面来源于广纳镇党委政府的支持,该镇政府与养殖农户签订了《技术培训承诺书》、《产业发展策划书》、《疫情防治责任书》等三个刚性服务文件,给养殖户吃了定心丸;镇政府积极与县畜牧局建立了密切技术合作关系,多次邀请专家和技术人员为养殖户举办专业技术培训班,彻底解决了养殖户的技术难题。另一方面,广纳镇新桥村的森林覆盖率达56%,牧草资源丰富。在养殖技术上,“椒麻跑山鸡”国英农业合作社养殖的巴山土鸡,都生长在山林里,实行山地散养,远离污染源,提供的是与野生鸟类相近的生长条件。活动量大,吃天然的草、虫、五谷杂粮、蔬菜,突出了“绿”、“特”、“野”、“土”的生态养殖模式。

  据赵绍国介绍,“椒麻跑山鸡”国英农业合作社饲养的“椒麻跑山鸡”,有“三高一低”的特点,即“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含量高、维生素含量高、微量元素含量高、胆固醇含量低”,表现在肉嫩味鲜、清炖滋补、适合老中少各龄人食用,对人体生精益气、抗疲劳、健美养颜有独特的功效,有利于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对冠心病、高血压、产后虚弱等疾病具有显着食疗保健作用,是儿童生长发育、老人延年益寿、产妇虚弱等良好的滋补佳品,符合现代人的消费趋势。

  如今,赵绍国已投资20余万元修起了一条到达养殖园区的公路,他希望政府及相关部门能从税收减免、职业培训、贴息贷款等方面予以政策优惠,支持养殖企业的发展。

  龙头企业示范作用明显,小家禽传统养殖业“活力四射”

  一花引来百花香。在赵绍国、李英夫妇的带领下,广纳镇小家禽养殖业出现“活力四射”的局面。金堂村四组村民赵峰原在广东打工,2009年回乡承包集体荒山50亩,投资60余万元养殖野鸡6000多只、本地土鸡11000多只,产品供不应求,当年总收入近百万,纯收入45万余元。独柏树村村民向成云得知家乡发展小家禽养殖特色产业后,夫妻回乡创业,投资60余万元建起养殖场,引进陕西柴鸡6000余只,养殖本地土鸡10000多只,购置了2台电子智能孵化机,当年纯利润达到40余万元。

  在养殖户的带领下,铜钵山村村民晏军、金堂村村民赵明、高坑坝村村民卢白平等外出务工农民纷纷回乡建起了投资数十余万元的小家禽养殖场,一批初具规模的养殖大户让全镇老百姓心动,丰厚的产业回报促使全镇的老百姓自发大力发展小家禽养殖业。

  通江县广纳镇党委书记刘国锋介绍,因镇政府支持措施得力,服务到位,广纳镇投资60万元以上的专业养殖大户有5户,投资30万元以上的养殖大户有10户。家家户户开始养殖小家禽,实现每户年销售商品鸡达50只以上,预计今年全镇实现总产值2000万元,人均增收1000元。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刘国锋说,该镇依靠创业就业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实行先富帮后富。目前,广纳镇大力培养“三农”创业人才(技术型、投资型、市场型),重点培育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中起带头作用的现代新型农民,使得他们具有一定的经营和管理能力,善于抓住市场,利用各方信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条件,合理配置人、财、物和土地资源,能组织生产与参与市场活动,发展现代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农村服务业等农村传统产业,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