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牛羊规模化养殖步伐
一是进一步总结近年来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的建设经验,加快发展适度规模养殖。
二是在发展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的基础上创建万头肉牛、万只肉羊乡(镇)、千头牛、千只羊养殖专业村,逐步形成专业化生产基地。
三是积极推广健康养殖方式。
四是在鼓励发展规模养殖的同时,引导和帮助散养户提高出栏率和商品率,逐步扩大养殖规模,走现代畜牧业发展之路,今年完成养殖小区和养殖场各50个。到2012年,全州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将由现在的120个发展到300个,规模养殖场由698个发展到800个,规模养殖户由2.56户发展到5万户。
加快饲草料资源开发利用步伐
一是扩大优质牧草种植面积。2009年~2012年,全州每年新增以紫花苜蓿为主的优质多年生牧草种植面积5万亩。
二是加快推进秸秆资源科学利用。坚持“高标准建设,永久性使用”的原则,引导和带动散养5只羊或2头牛以上的农户适度加工制作青贮饲料,特别是在秸秆青贮加工的关键季节,通过创新机制,以有效的办法和措施,使现有的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2009年~2012年,全州新建青贮窖20万立方米;每年购进各类青贮氨化加工机械(设备)2000台(套);每年培训技术人员100人(次),农民技术员1500人(次),全州秸秆饲料利用率从目前不足15%提高到30%。
加快牛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步伐
一是制订完善了良种工程实施方案。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搞好技术服务。
三是进一步配套改良体系,增强技术服务能力。今年新建标准化冻配点20个。
四是进一步优化结构,改良品种,加快优良品种繁殖率,扩大良种覆盖率。
五是补充基层畜牧站(所)的科研力量。在今年大学生就业安排中,加大畜牧业本科生的录用比例,切实解决基层畜牧站(所)科研力量不足的问题,为推广新技术和加强监测管理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加快推进牛羊产业化经营步伐
一是加快养殖基地建设。在扶持加工企业时,把对养殖业的带动能力作为首要条件。
二是择优扶持龙头企业。把社会责任感强、带动农户多、对社会贡献大、品牌知名度高作为扶持条件,制订详细的龙头企业认定和扶持办法,从登记注册、税收减免、贷款贴息等方面择优扶持。
三是加大对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
加快推进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步伐
牢固树立“疫情风险大于市场风险”的意识,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强化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为保证牛羊产业大县建设工作的顺利进展进一步强化各项工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制。细化分解任务,制订工作计划,采取州、县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集中精力抓,找准工作着力点,解决“样子像抓,抓而不紧”的问题。各级畜牧部门充分发挥规划、指导、管理、监督、协调、服务的职能作用,推进牛羊产业大县建设。
二是制订牛羊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结合甘肃省有关文件精神,制订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强的2009年~2012年的实施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
三是抓好牛羊产业发展示范引导。围绕当前制约牛羊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调研,深入解剖各种典型,总结和推广农民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
四是齐抓共管,各司其职。明确各部门在牛羊产业大县建设工作中的分工和职责,形成发展合力。
五是强化督促检查和目标责任考核,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负责任、人人抓落实的格局;制订具体考核办法,将阶段检查督促和年终考核结合起来,考核纳入县(市)目标责任考核内容,以保证牛羊产业大县的建设进度。 今年4月,州委、州政府已组织开展了一次规模较大、内容全面的调研督查活动,进一步摸清了底数,理清了思路,推动了工作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