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推力共同驱动 小麦价格“大步快跑”

  
来源: 粮油市场报    时间: 2025-10-31

10月中下旬,华北、黄淮海等小麦主产区多重因素交织,推动小麦价格开启强势上涨之旅,而面粉企业却深陷成本高企和消费乏力的双重困境,在刚性成本不断抬升之下,粉企被迫连续上调面粉价格,产业链各环节博弈逐步进入深水区。

刚性成本持续抬升 面粉价格被动上调

与小麦市场火热形成鲜明对比,面粉市场呈现“购销错配”的尴尬格局,涨价行情难以有效传导至终端。

成本压力迫使企业被动调价小麦价格上涨直接推高制粉成本,头部粉企率先涨价,从部分单品扩展至全品类,三次强势上调,涨幅从0.5元/袋(50斤装)提升至2~4元/袋。中小粉企跟涨谨慎,仅上调1~2元/袋(50斤装)。

消费疲软制约涨价持续性。当前,面粉终端需求未见明显提振,经销商从初期恐慌性订货转为谨慎观望,以刚需采购、随采随销为主。粉企库存仍处高位,开机率持续下滑。在面粉价格持续上调之后,经销商面临“涨价减量”与“稳价亏损”的现实压力,若不能有效向终端传导,火热的麦市将逐渐降温。

截至10月29日,前路粉涨幅最大,河南、河北、山东分别上涨80~160元/吨、60~140元/吨、80~140元/吨;中路粉涨幅收窄至60~100元/吨;后路粉上涨40~60元/吨。

玉米下行趋势放缓 面粉副产品价趋稳

面粉企业副产品市场颓势初步缓解,玉米行情反弹成为重要支撑因素。受小麦价格上涨及饲料刚需采购拉动,面粉企业挺价意愿增强,麸皮价格下跌趋势明显放缓。

截至10月29日,主产区麸皮价格基本与上月持平,河北1620~1670元/吨,河南1680~1720元/吨,山东1620~1680元/吨,仅部分库存较高的企业小幅下调10~20元/吨。同期,饲用通粉、次粉价格保持平稳,麦胚受豆粕价格回落影响而小幅下调。

随着晴好天气增多,新季玉米晾晒后水分显著降低,储存难题缓解,叠加国家下达专项资金支持河北、河南等7省秋粮抢收抢烘,玉米持续下行趋势放缓,贸易商及饲料企业抄底建库迹象显现,止跌反弹态势初显。玉米行情好转将为面粉副产品提供刚需支撑。

三重推力共同驱动 小麦价格“大步快跑”

进入10月以来,小麦价格从“小步慢跑”加速至“大步快跑”,涨势持续扩大,核心动力来自粮源流通受阻、面粉需求提振与市场情绪炒作的叠加共振。

主产区流通锐减成为涨价导火索。华北、黄淮海等核心产区遭遇大范围和长时间秋雨天气,严重延缓秋收进度,农户忙于秋收秋播,售粮被迫推迟。贸易商重心转向玉米,进一步缩减小麦流通规模。国庆长假后,面粉经销商集中释放补库需求,带动企业订单增长,头部粉企库存显著下降,中小粉企库存持续偏低,市场麦价迅速上调。

饲用需求回升提供关键支撑。华北局部地区新季玉米因降雨影响导致水分偏高、霉变增多,不符合饲用品质要求,部分饲料企业重启小麦采购,分流供应量,为推动麦价大幅上行注入强劲动力。

市场情绪炒作成为价格助推器。各类自媒体平台频繁发布麦价暴涨信息,持续吸引市场关注,成功调动部分粮食从业者的采购热情,部分面粉企业一日之内多次上调收购价,周边企业被迫跟涨,陷入“越涨越惜售”的怪圈,麦价上涨冲击波由南向北迅速扩散。

受上述因素影响,麦价涨势持续扩大。截至10月29日,主产区小麦价格普遍上涨,河南1.265~1.28元/斤,较上周上涨0.01~0.02元/斤,较10月初上涨0.02~0.045元/斤;河北1.24~1.253元/斤,较上周上涨0.007~0.013元/斤,较月初上涨0.02~0.035元/斤;山东1.24~1.275元/斤,较上周上涨0.007~0.01元/斤,较月初上涨0.02~0.035元/斤。其他主产省部分粉企收购价已达1.29元/斤,直逼1.30元/斤。

小麦持续涨价使得贸易商有利可图,惜售心态开始松动,贸易商由持续观望逐步转变为落袋为安,面粉企业到货量呈稳中有增趋势,预计涨价态势将逐步放缓。河北邯郸、山东临沂、江苏泰州等地面粉企业采购量已可满足加工需求,其他地区供需错配的趋势预计将逐步缓解。

未来麦价可望降温 面粉涨价空间有限

短期来看,国内小麦市场供应紧张局面将逐步缓解。随着天气转好,主产区秋收及售粮进度加快,市场流通量有望恢复。政策性储备小麦投放持续进行,实现高溢价、高成交,有效补充市场供应。与此同时,小麦饲用替代优势削弱,行情将逐步由“供需错配”向“供需平衡”转化,麦价缺乏持续大涨的动力,预计将逐步进入降温通道。

总体来看,“麦强粉弱”格局暂难打破。面粉企业虽面临刚性成本压力,但终端需求难以有效提振,库存高企与开机率不足的问题将持续存在。结合部分经销商随购随销的经营策略,后续面粉涨价空间有限,以稳为主、短期震荡的概率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