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已步入十月中旬。上周北方大范围降温,基层售粮积极性有所降低;加上华北即将采购东北玉米,同时东北直属库开收,玉米价格止跌回升,近两日连续反弹,周二全国玉米价格普涨,期货价格大幅上涨。市场呈现期现全面上涨,后市将如何走向?
华北地区:本周天气晴朗但气温偏低,利于玉米晾晒,基层卖压缓解,收割进度加快。山东深加工企业到车量持续低位(较前期大幅减少),21日晨间剩余到车498台(较昨日增52台),连续四天维持四五百台水平。自上周末起,山东玉米价格开始反弹上涨——21日临清金玉米、鲁洲集团、德州和洋、米能等企业上调20元/吨。需关注的是,今年华北玉米产量与质量双降,局部区域毒素超标、有坏粮烂粮现象,后期质量风险仍需跟踪。
东北地区:上周大范围雨雪天气叠加部分地区初霜冻,基层惜售情绪升温,收购主体增多(中储粮直属库陆续开收,贸易商开始建仓)。尤其华北贸易商大量抢购东北粮源,导致局部现货阶段性短缺,价格连续反弹——21日黑龙江海伦国投、鸡东国投、绥化象屿等,辽宁铁岭国投、益海嘉里等企业上调10-20元/吨;22日燃料乙醇三等及以上玉米收购价2050元/吨(上调40元,为近期第二次调涨)。
近期玉米价格的上调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基本符合预期,而且玉米现货全面反弹走强;短期有望继续上涨。不过市场传闻11月开始投放托市库存小麦,将对玉米价格形成一定压制。而且吉林玉米还未大量上市,未来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9月中国玉米及玉米粉进口6万吨,同比锐减81%(五年同期最低),但环比8月(4万吨)增加2万吨;1-9月累计进口93万吨,同比下滑92.7%。
北方四港库存小幅回升,截至10月10日合计85.2万吨(单周增13.8万吨,由降转升),下海量58.1万吨(周增11万吨)。
南方港口内贸库存分化,截止第42周末,广东内贸玉米库存10.3万吨(单周减8.6万吨,环比降45.5%,同比增13%),外贸库存38.7万吨(单周增19.8万吨,环比翻倍);福建7.2万吨(增1.5万吨,增幅26.3%),广西2.1万吨(减2.2万吨)。
锦州港集港量高位运行,10月以来先跌后涨:上周价格最低跌至2070元/吨后,随到船增多需求回暖,价格反弹;21日集港量453车(2.7万吨,增46车),火车48节(0.288万吨),作业船7艘;主流收购价续涨,15%水容重720新粮报2110-2120元/吨(环比上周涨30元,同比基本持平),25%水潮粮报0.91元/斤;锦州中孚2日内三次调价,15%水容重700玉米报2115元/吨(带票),累计上调35元。
从该合约的持仓数据看,21日玉米C2601合约总成交量85万多手,较上一日减少10.8万余手。而且增仓上行,其中多头主力增加20570手,至55.6万手;空头主力持仓增加50263手,至64.5万手。多空双方都在增加持仓,虽然空头大幅增加,但资金流入且期价反弹,表明当前处于反弹行情中,但是上方压力逐步增强。
国际方面,截至2025年10月17日当周,全球玉米价格震荡回升,芝加哥玉米期货止跌反弹(周涨2.3%,为近期首次上涨),主因美国玉米出口需求稳健(尽管产量或创纪录,但中西部收获单产低于官方预期,现货基差坚挺,农户惜售),叠加市场对中美高层会晤的积极预期;周初更因大豆市场带动连涨五日,但供应充足限制涨幅。
美国农业部出口检验周报显示,截至2025年10月16日当周,美国玉米出口检验量为1,317,724吨,符合市场预期,比一周前增长9%,同比增长约32%。巴西官方数据显示,十月份前三周,出口玉米375.4万吨,去年10月为640.48万吨。有关机构统计,巴西中南部2025/26年度第一季玉米播种率51%,高于去年同期。乌克兰农业部称,截至10月17日,2025/26年度出口玉米113.8万吨,低于去年同期的354.3万吨。
进入本周,玉米盘面延续前几天的反弹趋势,再度走强上涨。周一玉米新晋主力合约2601,由跌转升,实现阳包阴,而且首次站上二十均线。周二主力合约继续大幅上涨,最高升至2152元,收盘于2144元,创下本月最高数值。
技术方面分析,从主力连续合约看,盘面处于反弹上涨趋势中,下方支撑逐步增强。日线看,盘面站上二十均线,五均线上穿十均线;MACD也已经形成金叉。周线看突破五均线,上方压力增强;而且月级别而处于下跌中。但是短期反弹动能比较强。
近日盘面大幅反弹上涨,虽然技术有所支持,但是更多的是受现货走强的带动。未来还有一定的反弹上涨空间,不过今年丰产,随着后期玉米上市高峰期的再度到来,对盘面反弹有一定压制。
综上所述,期货小褚建议大家,前期多单继续持有,关注上方压力情况比较好!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