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产区干旱影响,小麦市场价格重心抬升,但当前距离新季小麦大规模上市不足一个月时间,部分地区新麦开始零星上市,且5月7日至9日部分干旱产区迎来有利降水,麦价上涨动力减弱,部分加工企业开始下调小麦收购价格。后期小麦市场多空因素相互交织,价格或将保持窄幅震荡趋势。
湖北新麦开始上市麦价冲高之后回落本周,湖北已有新季小麦收割上市,新麦开秤价为1.20元/斤,符合市场对新麦价格的预期,其质量较好超出市场预期,新小麦色泽好、面筋高、毒素低,适合面粉厂加工使用和补库。受干旱影响,小麦收购价格持续约一个月小幅上涨,但近期新季小麦零星上市,麦价涨势有所松动,局部小麦收购价格开始回落。截至5月8日,全国主产区普麦收购均价为1.238元/斤,与五一假期前持平。其中,河南1.235~1.24元/斤,河北1.225~1.242元/斤,山东1.225~1.255元/斤,江苏1.225~1.245元/斤,安徽1.225~1.24元/斤,陕西1.24~1.25元/斤。天气干旱对小麦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值得关注。河南西部、安徽中部、河北中部、陕西南部等地小麦仍处于严重干旱状态,小部分区域有减产预期,其他大部小麦产区整体生长情况尚可,整体产情尚待观察。天气预报显示,5月7日至9日,江南、华南、西南地区东部等地有中到大雨,河南南部东部、安徽大部、河北等地出现强降水,或可缓解部分地区的土壤干旱。5月11日至13日,河北南部、河南中北部等地将出现干热风天气,可能导致小麦灌浆受阻。
政策粮轮出量增加成交均价有所提高本周,中央和地方政策性小麦轮出数量依然较大,成交率小幅上升,增加了市场供应量,成交均价也有所提高。据统计,4月25日至5月8日,全国地方储备粮销售投放约208万吨,成交约124万吨,成交率60%(周环比提高8个百分点),成交均价2433元/吨(周环比提高44元/吨);地方储备粮采购量约53万吨,成交约29万吨,成交率55%(周环比提高11个百分点),成交均价2461元/吨(周环比下降7元/吨)。4月25日至5月8日,中央储备粮销售总投放量约95万吨(周环比增加10万吨),成交约76万吨(周环比增加9万吨),成交率有所提高。
多空因素相互交织预期行情窄幅震荡4月底至五一期间,小麦价格冲高后有所回落,主要原因是供需格局未发生改变。供给方面:受小麦产区干旱影响,灌溉条件不足的麦田长势较差,但预期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减产;市场余粮越来越少,贸易商是当前持有余粮较多的主体,有部分趁着涨价获利出库;另外,储备粮轮出数量不减,也增加市场供应。需求方面:5月份面粉需求延续弱势,由于近期玉米价格强势上涨,小麦、玉米价差进一步缩小,小麦进入饲用替代的数量进一步增加。当前小麦市场多空因素相互交织,后期或将保持窄幅震荡趋势,上涨和下跌空间均有限。近期受多重因素驱动,麦价有所上涨,但5月中旬小麦由南至北陆续成熟收割,市场供应和流通量增加。收割前若不出现极端天气,小麦大幅减产的概率较小,预计市场供应宽松的格局不会改变。另外,近期各地玉米价格强势上涨,如果小麦大规模进入饲料替代领域,可能会阶段性驱动麦价上涨。后期重点关注玉米价格变化、中储粮小麦拍卖情况以及新季小麦生产形势。
(全文刊登于2025年5月10日粮油市场报A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