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业部7月9日公布了最新月度报告,报告将2009/10年度美豆压榨量和出口量均上调500万蒲式耳,进而使得期末结转库存下调至1.75亿蒲,高于市场预测的1.71亿蒲式耳均值(预估区间1.38亿-1.95亿蒲),报告证实了美陈豆结转库存紧缩的市场预期;对于2010/11年度美豆而言,报告上调2010/11年度美豆种植面积80万英亩至7890万英亩,维持42.9蒲式耳/英亩不变,致使2010/11年度大豆产量上调了3500万蒲式耳至33.45亿蒲式耳,而报告同时将年度压榨量和出口量分别也上调了500万蒲式耳和2000万蒲式耳,使得美豆新作期末结转库存预估维持3.60亿蒲式耳不变,高于市场预测的3.54亿蒲平均值(预测区间2.5亿-3.87亿蒲)。美报告数据缺乏意外,美陈豆库存紧张仍是推动市场上涨的利多因素,且低于预期的作物良好率令交易商增添部分风险升水,而随着7-8月份美豆逐渐进入关键生长期,市场对天气因素也越来越敏感,各气象机构称拉尼娜天气正在形成可能为美中西部地区带来干旱天气,后期天气因素的不确定性也令市场对新作生长担忧。同时中国对美豆的强劲需求也为市场提供支撑。CBOT大豆连续第三日走强,主力11月合约期价突破950美分/蒲式耳关键阻力位,上行空间得以拓展,技术面上看上方目标位985美分/蒲式耳。
不过对于全球大豆供需情况,报告预计2010/11大豆季全球期末库存达到创纪录的6,776万吨,高于6月份6,699万吨的预估。全球大豆供应极为宽松的前景仍将限制美豆价格上行的空间。美豆短期在天气因素的不确定性以及陈作供应紧张的支持下走强,但创纪录产量的南美大豆以及美豆新作将弥补陈豆供应紧缩的状况,目前美新豆整体生长状况仍较为正常,后期关键生长期的天气依旧值得关注,倘若后期仍未有威胁作物生长的干旱天气出现,大豆将仍有再度回落的可能。
对于国内方面,中国海关总署7月10日公布初步统计数据显示,中国6月份进口大豆620万吨,高于5月份的进口量437万吨,环比增加41.87%。2010年1至6月累计进口大豆2,580万吨,较2009年同期的2,209万吨增长16.8%。6月份进口大豆达到创纪录高点,港口进口大豆库存压力增加。据监测显示,未来几个月大豆进口量将有所放缓,但仍将处于高水平,港口大量积压的库存仍需要较长时间消化。而国储库存高企,在新豆收获前,国家随时可能释放储备腾出库容以备新豆收储。此外虽然国内生猪价格近期持续上涨,但农户补栏心理依然谨慎,终端需求提升仍较为缓慢,国内疲软的供需情况将限制大豆价格的上涨动能。相对于美豆陈作供应紧张的状况,国内相对独立的基本面形势令大豆市场呈现出外强内弱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