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端午节期间外盘上涨影响,大连大豆期货17日跳高开盘,随后迅速回落,呈弱势整理态势。大豆期货主力A1101合约收盘报3823元/吨,上涨25元/吨。
中谷期货分析师王希认为,欧美良好的经济数据提振投资者信心令外盘走高,进而对国内大豆市场形成带动。不过欧债问题并未消除,短期内仍可能为市场再度带来风险。而国内大豆基本面疲软的状况未有改变,连豆短期上涨的持续性仍不乐观。
当前,由于国内贸易商进口热情不减,国内各大港口进口大豆过剩局面持续发展。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最新报告指出,近期更多大豆船货抵达,使山东省港口壅塞问题恶化,青岛港有多达九艘船等待卸货、日照港有多达八批船货等待卸货,大连及南通的港口同样挤满大量大豆船货。
“最近船货抵达数量增加之后,有些暂放在港口,而压榨油厂的库存仍然很高。”该中心估计,本月将有创纪录的600万吨大豆运抵,相当于109-120批船货。
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1-5月份我国进口大豆1960万吨,同比增加12.8%,其中5月进口大豆量为437万吨,同比增加24%.目前主要港口库存量约在559.4万吨,处于历史高位,港口大豆供应压力较大。预计6月份进口大豆到货量急剧增加,7-8月份仍将维持较高水平,今后几个月将出现过剩的局面。
另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港口大豆库存数量已经超过500万吨,创历史新高。以大连港、张家港、福州港及黄埔港为例,截至今年2月1日,进口大豆库存量还分别是15.24万吨、19.74万吨、14.68万吨和32.08万吨;但到6月11日就已经分别上升到了33.05万吨、25.6万吨、23.78万吨和37.18万吨,涨幅少的也在15%以上,多的甚至翻了一番。业内人士称,随着6、7月份进口量继续增多,大豆压港现象还将进一步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