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报道,湖南一些专家最近提出,应对国内外粮食市场的剧烈波动,国家应及早入手,构筑粮食市场的“防火墙”。
曾有过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湖南省农业厅厅长程海波认为,目前国际四大粮商垄断着世界大约80%的粮食交易份额。他们正在通过各种渠道染指中国的粮食市场。早前中储粮高层就透露:四大粮商均在与中储粮接洽,商谈合作事宜。不仅如此,已有信息显示,由于国内外粮食价格存在巨大落差,广州、深圳、昆明、南宁等地海关均查获有粮食走私出口案件。
程海波认为,面对开放的粮食市场,首先应加强粮食生产和储备能力的建设,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近年来,尽管中国粮食连续丰产,但国内出现的耕地面积逐步减少、部分地区行政官员农业意识特别是粮食意识淡薄等倾向令人担忧。由于认识不到位,许多地方在粮食稳产丰产的同时,国有流通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一些基层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大量倒闭破产。而这些企业,大多是耗费了几代人心血才建成的收储网点,面对国际粮食大鳄,这些网点很有可能在一夜之间被外资轻松控制。
还有专家认为,应设立粮食市场“防火墙”应上下联动,各级政府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必须保持高度清醒。建议扶持一大批上规模的食品工业企业,组建各种食品行业协会、联盟或合作组织,形成不同食品企业的食品产业集团,构建面向全球的粮食市场竞争体系。而且在出口机制上要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的进出口战略机制;密切注意粮食市场的变化趋势,构建全球粮食市场监测预警体系。
湖南省社科院新农村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文胜也表示了同样的担忧。他举例说明,如中国的大豆,到现在不仅市场被外国资本所控制,就连国内的大豆加工企业也几乎被外资所控制,有资料表明在中国的大豆加工企业中,外资和具有外资背景的企业已经占到了80%以上。中国人的开门七件事中的油已基本上被外国资本把住了命脉,甚或吃点豆腐都得看外国人的脸色了。
倘若外商真的将中国的粮食运往国外卖高价钱,中国人出钱也难买到粮食吃。中国人靠自己种的粮食来养活自己将成为一句空话。而一旦外商掌控了粮食定价权,反倒使中国陷入“请客容易送客难”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