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美国与欧洲天气模型存在差异,凸显天气市炒作特点。目前对于美国大豆主产区的天气预测模型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干燥和降雨的预期更替出现,令市场缺乏明确的方向。而随着大豆的生长,前期不利的因素和有利的因素也开始发生转变,前期开花期大豆需要的降雨,到目前结荚期却需要更多的阳光。因此未来7-10天的降雨预期将对CBOT大豆市场形成不确定性。历来“天气市”的炒作不乏“听风就是雨”的案例,而当前美国大豆产区,中西部、东部以及南部天气的差异性,使得根据不同消息面信息炒作的基金频繁进出,造成盘面价格大幅波动。周三,基金再次买入4000手多单,11月合约上涨24美分,报收1300美分/蒲式耳。
其二,美元大幅反弹之路遇阻,美豆市场终显振荡。近期作为国际大宗农产品交易货币的美元走势也成为美豆市场振荡的主要原因之一。自2007年7月底美元因次贷危机进入加速贬值通道之后,CBOT大豆期价大幅上涨了近1倍。随着7月底8月初美元开始强势反弹,无疑对大豆期价形成更大的压力。此次美元反弹,指数从低点的71.31上涨到77.41,,涨幅8.5%,当触及2007年底2008年初形成的阻力水平,升值动力开始减弱,出现盘整的行情,商品市场也随之振荡。
其三,巴西大豆种植成本盈亏点1300美分/蒲式耳区间。在市场普遍关注美豆生长的同时,巴西大豆种植也不可忽略。我们知道决定巴西大豆种植户大豆种植意愿的主要是CBOT大豆3月的期价水平。据了解按目前不变成本,随着种子、化肥成本以及原油价格的上升,目前巴西大豆的种植成本为1300美分/蒲式耳左右,因此为了缓解全球大豆期末库存紧张的局面巴西大豆的播种面积和产量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美豆产量尚未确定之前,基金做空的动力也略显不足。
其四,基金尚未彻底放弃炒作天气。而导致近两周以来,CBOT大豆期价宽幅振荡的直接推手是基金借各种消息频繁大仓单的进出。4000手多单转眼就可以抛空,一方面显示出基金尚未放弃天气市的炒作,而另一方面也表明基金对于目前美国的天气也抱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基金不断的“试盘”使得市场无法从当前的价格中找到明确的方向信号。自8月11日开始的反弹行情,至今已经上涨超过10%,而目前第一阻力位估计在1318美分/蒲式耳的位置,基金需要更为明确的消息,放有动力有效突破点。因此预计振荡反弹仍是当前外盘大豆的主基调。
其五,黑龙江部分地区干燥,连豆短期利多氛围增强。在美国天气存在不确定性的同时,国内黑龙江部分大豆产区也面临着干旱的威胁,据悉哈尔滨=绥化一带干旱,但大豆结荚鼓粒的情况并不理想,大豆开花期遇上伏旱,导致部分地区空荚率较高。从近期的连盘豆粕走势分析,似乎更多的呈现出早于外盘上涨、下跌的行情。国内豆类市场的振荡,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外盘的价格走势。
总的来看,目前,美国产区大豆生长的不确定性,使得市场缺乏更为明确的方向性指引。尽管目前多空因素交织使得外盘市场巨幅振荡,但是从中美大豆播种天气,外围金融市场、原油市场以及基金炒作分析,后期CBOT大豆市场有望维持振荡反弹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