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指数基金:大豆玉米两手抓

  作者: 来源: 日期:2008-02-13  
     再过一个多月,美国农业部将公布今年美国农作物的种植意愿,而市场最关注的无疑是大豆和玉米的种植面积变化,在数据没有公布之前,大豆、玉米呈现交替上涨的态势。

    作为农产品期货市场中的一股重要力量,商品指数基金在这两个品种上投入的“兵力”当然不会减少。从美国商品交易管理委员会(CFTC)公布的最新一期指数基金持仓报告来看,截至2月5日的一周内,指数基金全面增持农产品净多单,而玉米和大豆增加的数量最多。

    CFTC报告显示,截至2月5日的一周内,指数基金增加了1.32万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玉米期货期权净多单,至39.6万手;增持了7409手CBOT大豆期货期权净多单,至19.1万手。而指数基金在玉米市场的净多单持有量占该市场总持仓量的比例到达20.7%,在大豆市场的比例则高达23.8%。

    经过当周的增持,指数基金所持大豆、玉米净多单均创CFTC于2007年初开始公布指数基金持仓状况以来的新高。

    市场人士指出,由于目前大豆、玉米库存均处于数十年来的低位,而这两个商品的需求却非常旺盛,因此要满足需求,就必须要有大量耕地用于种植。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两个品种对于土地的争夺异常激烈,这场土地争夺战的结果就是两个品种的价格不断上涨。

    其实,指数基金早在两年前就已经看到了农产品市场的投资潜力。2006年,当有色金属和能源“勇攀高峰”,农产品价格低位徘徊的时候,指数基金就开始“屯兵”在农产品市场,虽然当时并没有权威机构公布指数基金的具体持仓数量,不过国际上大的投资机构纷纷预计指数基金在农产品市场的资金在不断增加。

    如今,农产品成为投资“红人”,大豆、玉米、小麦等品种的价格已经出现天翻地覆的变化。从2006年10月至今,CBOT大豆期价从550美分/蒲式耳涨到1330美分/蒲式耳的历史高位,小麦期价从400美分/蒲式耳飙升至1000美分/蒲式耳上方,玉米则从250美分/蒲式耳涨到500美分/蒲式耳上方。

    虽然,这些农产品价格基本翻番,不过在良好基本面的推动下,市场仍然积极看涨。指数基金不断增加净多单就是一个看好的有力证据。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