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价格每桶比前一个交易日上涨1.67美元,收于93.53美元,盘中曾达到93.80美元。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12月份交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每桶上涨1.63美元,收于90.32美元。
美国最近宣布对伊朗实施新的制裁措施以及土耳其声称要越境打击活跃在伊拉克北部的土耳其库尔德工人党武装,导致交易商担心中东地区的原油供应可能受到影响。此外,美国能源部上周发布报告说,在截止10月19日的一周里,美国原油商业库存猛降530万桶,大大超出市场预期,这也是最近几个交易日推动油价连连走高的重要原因。
墨西哥石油公司日前宣布,热带风暴天气使墨西哥湾的原油生产受到破坏,该公司将原油日产量削减60万桶,这相当于墨全国原油产能的五分之一。同时热带风暴也导致运送原油的船只滞留海港无法出航。墨西哥是美国的第三大原油供应商,这使交易者的担忧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在北半球冬季取暖油消费高峰期即将到来之际,没有迹象表明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将作出有关增产的决定,这也推动了油价的上涨。另外,美元持续贬值也促使以美元定价的油价不断走高。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国际油价上涨的速度持续加快,从2003年每桶30美元上升到目前的90多美元左右仅用了4年时间;从今年8月中旬到现在,油价上涨的幅度超过了33%。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导致近年来油价大幅走高的因素很复杂,主要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日益减少的商业库存、人为炒作、美元的持续贬值、敏感的地缘政治以及天气因素等。正是在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油价才连连迈过每桶80甚至90美元的关口。
分析人士预测,今年国际油价走势一反常态,在第四季度仍将继续创出新高。按照历史经验,国际油价一般在第三季度创出年内高点后开始季节性回落,但今年从9月中旬以来国际油价始终在高位震荡、并频繁创出新高。据美国能源部统计,今年全球原油日均消费量将达到8570万桶,这一数字到明年有可能进一步增至8720万桶。而今年全球原油日均产量为8464万桶,明年有望达到8710万桶。美国能源部认为,由于供应紧张,油价高企的局面将一直持续到2008年。
对于国际油价的走势,分析人士认为,由于造成油价上涨的地缘政治等问题难以在短期内解决,墨西哥关闭部分原油产能的影响有可能进一步扩大,油价将会继续上涨,近期内不排除油价突破100美元的可能性。但也有专家认为,虽然油价上涨速度很快,但还不至于达到每桶100美元,国际市场油价会逐步进入一个调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