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消费较为疲软 豆粕价格高位下跌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6-12-12
     近期,国内豆粕市场行情高位下跌,根据统计,截止目前黑龙江集贤地区豆粕成交价格2050-2100元/吨,价格下跌50元/吨;吉林长春地区豆粕成交价格2160-2180元/吨,价格下跌80元/吨;辽宁大连地区豆粕成交价格2150元/吨,价格下跌50元/吨。

     秦皇岛地区油厂43%蛋白豆粕成交价格2200-2210元/吨,价格下跌50元/吨;山东日照黄海地区成交价2220-2230元/吨,价格下跌70元/吨;江苏张家港43%蛋白豆粕成交价2200元/吨,价格下跌60元/吨;浙江宁波金光成交价2220元/吨,价格下跌100元/吨;广东地区蛋白43%豆粕成交价在2230-2250元/吨,价下跌100元/吨。

     近期,国内豆粕市场行情持续疲软,主要是受制于饲料企业和经销商均有备货,以及畜禽养殖水平和补栏形势整体不佳影响,另外CBOT大豆期价承压下跌整理行情也给国内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利空压力。

     但后市CBOT大豆价格仍会受到利多支撑,加之需求好转预期以及高蛋白豆粕供应偏低的影响,豆粕价格仍有望出现走高行情。具体情况如下:

     国内养殖形势依然疲软,豆粕消费难以迅速放大

     现阶段,国内畜禽养殖存栏水平偏低、补栏形势不佳,均对国内豆粕现货行情起到了重要的制约作用。一些主产区养殖户反映目前生猪存栏水平较正常时期下降了约30-50%,偏高幅度达到70-90%,而且仔猪价格偏高以及疫情出现,也均制约了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并对豆粕的需求产生不利的影响。

     另外禽类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短期内也难以明显被调动,不过肉鸡补栏形势可能会相对好于蛋鸡,这主要是和其各自的养殖周期有关。从目前的补栏形势来看,养殖户观望情绪也整体较浓,所以在缺乏终端养殖量的支撑下,国内豆粕实际消耗量仍难以迅速放大。

     豆油价格仍居于高位,豆粕价格走势受压

     随着进口原料到港成本不断走高,加上国内大豆等油籽收购价格继续攀升,油厂对相关散油的定价意愿仍趋强势。预计近期国内油脂市场仍将延续高位运行基调。

     而随着前期的豆油价格的大幅飚升,也给国内油厂的大豆压榨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是丰厚的利润也促使各地油厂开机率不断提高,供应量的大幅增加在市场需求无法得到有效配合的情况下,从而增加了油厂的库存压力。目前已有油厂因豆油和豆粕的高库存而被迫停车。

     另一方面,随着12月散油和小包装油季节性需求旺季的来临,再加上进口成本的支撑,因而届时国内油价的高位运行仍将会制约豆粕价格,且在豆粕销售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豆粕价格也将会承受较大的压力而出现下跌。

     CBOT豆价振荡整理,长期仍受到支撑

     近期,CBOT大豆期价出现振荡整理格局,美国大豆的出口需求和国内压榨需求旺盛的利多因素与近期南美大豆产区天气良好的偏空因素对行情走势交互影响,推动期价波动加剧,走势振荡。

     目前由于大豆作物刚刚播种下去,后续天气变化仍促摸不定,需要继续关注产区的天气状况。另外临近年末,美国投机基金平仓以及向远月移仓也给大豆期价带来了利空;同时原油价格的走势以及美元汇率的变化也对行情有明显影响,生物燃料题材继续对豆油价格形成支撑,亦是大豆价格走高的动力之一。但后期谷物和油籽争地效应仍将会给国际大豆期价带来长期的利多支撑。

     高蛋白豆粕货源紧缺,豆粕价格仍有回升余力

     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国内市场高蛋白豆粕货源紧缺,某些大型油厂现在只供应43%和44%的低蛋白豆粕,据悉这种情况可能还将一直延续到明年3、4月份,而且高蛋白货源的紧缺可能导致后期沿海地区低蛋白豆粕价格的走高。

     据悉,这主要是因为今年进口到中国的当季美国大豆,部分蛋白含量很低,不能或者很难生产出高蛋白豆粕,这也是导致某些油厂高蛋白无货源或者量少的重要原因。

     据外海消息,今年美国大豆平均蛋白含量仅有34.51%,低于去年的34.92%水平,同时也是自1986年以来进行相关研究以来的最低水平。此外,目前巴西大豆出口供应处于淡季,当地正值播种期间,要等到明年的3月份才能收割。因此,未来几个月巴西豆源的减少,也将相应减少市场高蛋白的供应量。

     综合分析,近期国内豆粕现货价格持续下探,市场需求比较疲弱,部分地区看空气氛较为浓厚。

     终端存栏水平偏低且短期内进一步补样积极性不高,造成沿海地区油厂豆粕库存压力整体偏大,加之豆油价格居高不下,也给豆粕市场带来压力。

     虽然CBOT大豆期价出现振荡,但长期走势依然看涨,加之高蛋白豆粕货源紧缺,使得后期豆粕市场仍有反弹动力。可见,短期国内豆粕市场仍将维持弱势格局,长期仍有反弹条件。(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