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大豆市场一周点评:价格开始回调

  作者: 来源: 日期:2004-12-14  
    本周(12月4日—12月10日)国内大豆现货市场价格小幅下跌。另外,由于油厂资金缺乏,加上对大豆后市不看好,本周新豆收购价格也继续下跌,收购量甚微,大豆集中上市风险加大。年底前,国内豆类现货市场的整体走势将不容乐观。

    一周要闻回顾:

    ★今年前11个月我国进口大豆数量为1803万吨 据新华社12月9日称,中国在今年前11个月内共进口1800万吨大豆,比上年同期的进口量减少了6%。今年前11个月内的食用油进口总量为625万吨,年比增长31.8%。据称中国油厂在过去几个月内从海外采购了更多的大豆,当时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期价大幅下跌。这些船货预计将于11月和12月份运抵中国。

    ★预计国内外大豆后市均将保持平稳 由于目前世界大豆增产因素对价格的影响已经充分体现,而需求将保持稳定。国家农业部有关部门预计,后期国内外价格走势将相对平稳,国际市场大豆价格在今后两三个月内将保持平稳,甚至会出现小幅的回升。

    ★全球大豆供应面基本因素将更加利空 国行业刊物《油世界》12月7日在一份报告中称,全球大豆供应面基本因素可能已经更加利空,因近期巴西和阿根廷主产区降水情况改善。油世界表示,目前库存较低的进口国将在近期被迫增加采购……可能符合这种情况.我们预计该国对植物油的进口需求将从2005年初起趋升。”

    ★未来一周大豆升水报价下滑的可能性甚微 由于美国大豆种植户惜售,加上船运费率居高不下,因此未来一周内国际贸易商对亚洲大豆升水报价下滑的可能性甚微,除非美国农户提高大豆销售量。市场人士预计,中国农历新年到来前,船运费率将会保持坚挺,未来一周大幅波动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影响大豆升水报价的关键因素就是美国大豆现货市场走势。

    市场分析预测:

    ★国内大豆现货市场压力逐渐增大 经历过“巴西大豆事件”后,国内前期采用进口大豆的部分油脂企业损失严重,元气大伤,甚至为数不少的油厂因抵抗能力较差,纷纷破产。由此看出,国内油厂采购力受挫,进货资金欠缺,加上今年大豆丰产,压榨商普遍认为国产大豆价格偏离市场,推测春节前夕大豆价格将会有所回落,采购积极性大打折扣。目前收购量甚微。而进入12月份后,国际大豆丰收所带来的进口压力开始实质性的影响依赖进口的中国南方市场,南方市场的供应将逐渐充足。同时,东北大豆农民惜售现象已经放缓,销售速度在加快。在南方大豆大量到港,东北大豆出笼的双重夹击下,国内豆类现货市场年底前的整体走势不容乐观。

    但也应该看到,目前大豆升水高企,豆农售豆积极性依然不高,因此发生大幅波动的可能性不大。预计大豆后市将会呈现稳中趋降的态势。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