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需求决定价格 豆粕期货将酝酿头部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3-01-01

  豆粕期货自2004年2月下旬以来,在国际市场大豆价格大幅上涨下,走出了波澜壮阔的牛市行情。市场在禽流感过后豆粕消费旺季将到来、以及进口大豆成本的不断上涨的预期下,豆粕期货在周一再度创出新高。但周二

  却因CBOT大豆大幅下跌而跌停,市场看多人气大大受挫。笔者认为,尽管高昂的进口大豆价格支撑豆粕价格,豆粕需求的恢复也是市场看涨的理由,但豆粕价格大幅上涨会使需求减弱,压榨利润丰厚成为市场的上涨压力,这两个因素也不得不考虑。

  一、豆粕价格上涨抑制需求恢复尽管现在国内豆粕的价格和2月份豆粕价格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但豆粕需求却似乎没有人们预期那样迅速增加。虽然目前禽流感已经被控制,国内的家禽养殖业正在快速的恢复,饲料企业也逐步恢复正常生产。但是对于经历了禽流感创伤的国内饲养业来说,本来养殖的利润就已经很低,豆粕价格的大幅上涨,无疑是给饲养业雪上加霜,养殖的积极性并不象原先预期那样高。从现货渠道了解到饲料企业采购还是不太积极,基本上是用一点采购一点,没有多余库存。原因是目前豆粕价格过高令人难以接受,大多数企业都在等待价格回落再“补库”。如果后期豆粕价格继续上涨,势必会限制豆粕需求的增加,而豆粕的替代品在饲料中所占比例的增加反而会减弱豆粕的需求。

  二、现阶段油厂压榨利润丰厚,容易吸引套期保值盘介入虽然从一些报道来看,油厂因进口大豆价格大幅上涨,即使豆粕售价比较高,其压榨利润微薄甚至亏损。其实我们可以仔细分析以下,我国在2003年12月—2004年2月之间进口的大约550万吨大豆,成本大约在3200——3500元/吨之间,是目前南方油厂加工的主要原料。现在浙江一带豆粕报价在3700元/吨以上,毛豆油价格在7100元/吨,如果按照17.5%的出油率、80%豆粕来计算,油厂的加工毛利润为3700×0.8+7100×0.175—3350=852.5元/吨,即使大豆的成本在3500元/吨,油厂的毛利润也在702.5元/吨,而油厂的压榨成本最多不过150元/吨,一般油厂的利润在550元/吨左右,可见利润非常丰厚。之所以油厂认为压榨利润微薄甚至亏损,那也是按照现在南美进口大豆成本在4200元/吨以上来计算。但至少目前油厂使用以前进口的大豆,如果CBOT大豆后期下跌,远月合约的期货价格很容易引起套保盘的介入。

  综上所述,如果后期CBOT大豆出现头部迹象,压榨利润的丰厚和需求的萎缩将成为豆粕的主要下跌动力,国内豆粕期货将酝酿头部。

  电话:010-62236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