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价格10月份可能会出现低点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3-01-01


  近期豆粕价格走势回顾

  近三个月以来,国内豆粕价格走出了大幅振荡行情。受国内大豆供应紧张和需求增加的影响,从7月初开始,持续上涨两个月,上涨幅度为600~800元/吨。东北地区由7月初的1730元/吨上涨到了9月初的2350元/吨,山东地区由1670元/吨上涨到了2350元/吨,广州地区由1730元/吨上涨到了2600元/吨;进入9月份以后,受国产新大豆陆续上市和需求有所下降的影响,国内豆粕价格进入快速回落行情,全国各地回落幅度均在300元/吨左右。东北地区当前出厂价2050~2080元/吨,山东地区当前出厂价2000~2050元/吨,广州地区当前出厂价2250~2300元/吨。

  1.山东地区豆粕走势:近三个月来,山东地区豆粕价格的走势基本上代表了全国豆粕市场的走势,从6月底的最低价1670元/吨开始启动,一直上涨到8月底的最高价2350元/吨,上涨了680元/吨,涨幅为40.7%。近半个月进入了快速回调状态,当前已下调到了2030元/吨左右,每吨下调了300多元。

  2.郑州市场豆粕走势:近三个月来,郑州市场豆粕和国内其他地区走势基本一致,6月份呈单边下跌势,7月初开始启动,连续大涨两个月,由1750元/吨上涨到了9月初的2450元/吨,这也是近两年来郑州市场的最高价, 涨幅达到了40%。自9月2日后开始快速下滑,到9月19日已下跌到了2130元/吨,跌幅为13.06%。

  近期影响豆粕走势的因素

  有利因素:

  1.需求方面:目前我国仍属于水产饲料生产的旺季,对豆粕的需求量仍然很大。

  2.国内大豆库存:据统计,目前国内进口大豆的库存约有70万吨左右,根据往年规律,现在的季节国内每月大豆的压榨量在150万吨左右,国产新大豆也只有少量上市。

  3.政策因素:今年国家税务总局对出口豆粕实行全额退税优惠,大大提升了我国豆粕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抑制因素:

  1.大豆即将大量上市:新豆大量上市后,将会缓解大豆供应紧张的压力。国内中小型油厂也会逐步恢复生产,豆粕的供应量将会随之增加。

  2.国产大豆产量增加: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今年我国大豆总产量将达到1700万吨,预期新豆产量的增加也是制约大豆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最终将导致豆粕价格的回落。

  3.豆粕需求逐渐减少:随着天气的转冷,鱼料生产将渐渐转入淡季,对豆粕的需求量也会随之下降;与上半年相比,目前豆粕的价格仍处于高位,过高的价格限制了饲料企业对豆粕采购的积极性;现在豆粕处于下跌走势,用户采购都比较谨慎,存在着买涨不买跌的心理,一般都是随用随购。

  4.畜产品价格的影响:近一个时期以来,国内畜产品价格一直在低价位徘徊,特别是猪肉和水产品价格长期低迷,而作为饲料原料的进口鱼粉和豆粕都处于高价位,饲料企业和养殖户为了自身的利益,将会用价格相对较低的棉粕、菜粕代替部分豆粕,以降低成本。

  5.国际价格的影响:近期,美国CBOT大豆和豆粕都走出了回调行情,国际大豆、豆粕报价的下调对国内后期的走势也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6.玉米价格的影响:随着新玉米上市日期的临近,基于良好的产量预期,国内玉米价格预计回落,玉米价格的回落将给豆粕带来一定的市场压力。

  综合以上因素分析,由于受国产新大豆即将大量上市和需求量逐渐减少等因素的影响,如果没有政策性利好因素的剌激,短期内国内豆粕价格仍以调整为主,但下行空间有限,10月份可能会出现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