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市场 » 正文

对玉米投资要保持清醒

  作者: 来源: 日期:2006-11-27  

 

     近期玉米期货市场在国际玉米大涨及国内现货市场短期断档的影响下展开了快速的上涨行情,大连705玉米期货和约已经从前期的调整低点1375涨到了最高点1607的高点。同期CBOT玉米也从前期低点250美分左右涨到了380美分的高点,而且从持仓上看过去一段时间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市场的玉米持仓持续放大,多头信心还是比较充足,市场也比较疯狂。但是如果分析一下玉米市场当前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其历史走势规律的时候我觉得我们对玉米市场现在应该保持一份理性,切忌盲目。

    从基本面角度分析

    1.原油的大幅下跌,以及粮食安全的因素使玉米的能源属性下跌

    随着原油过去的大幅上涨,促使玉米的能源属性越来越突出,尤其是美国,玉米深加工企业受到政府的鼓励大力发展,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逐渐形成生产规模。但是今年8月份以来原油的价格大幅下跌。从目前的数据和形态看原油并没有止跌的迹象,如果原油价格跌破55美圆而按现在的玉米价格生产燃料乙醇获利将微乎其微。这就对玉米的这种能源属性大大削弱。

    在美国目前纤维乙醇燃料开发正在紧锣密鼓。与利用玉米等农作物提取乙醇的传统方法相比,纤维乙醇燃料则是以稻草、玉米秸杆和木屑等纤维类物质为原料,这将解决能源与粮食争地的问题。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粮食安全比能源安全更加重要,对玉米深加工有着严格的控制,有着明确的导向。玉米乙醇只有四家定点企业,享受国家补贴。

    

    2.从我们国家自身的玉米供需情况分析

    本年度基本是供需平衡的。受东北地区霜冻期推迟的影响,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发布的11月份预测报告中,调高2006年中国玉米产量100万吨,至1.42亿吨。国家粮油信息中心11月份预测,2006年中国玉米的播种面积为2705万公顷,较2005年增长69万公顷,增幅为2.6%。玉米产量较2005年1.39亿吨增长263万吨,增幅为1.9%。相比之下,今年我国玉米的国内需求总量预计为1.38亿吨,再加上出口需求,我国玉米基本处于供求平衡的格局之中。虽然在紧平衡的年代商品的价格也会因为局部的原因和市场心理的影响而上涨,但最终要受基本面的制约。

    3.从这次玉米上涨的动因来分析

    这次国际玉米的大幅上涨,主要是由于澳大利亚小麦的大幅减产造成的,在国外玉米和小麦有很强的替代性,从而导致国际玉米期价大幅飙升。而国内玉米大幅上涨除了国际的间接的影响,还主要是受暖冬脱粒困难,贷款迟迟未到,粮企因高价收购谨慎,农民惜售等因素的等影响玉米新粮迟迟未能大量上市,从而对国内的期价形成了支撑。但是,我国玉米与小麦的替代性并不很强,在供需给基本平衡的情况下,随着玉米价铬的不断上涨,将会导致玉米的大量上市,形成良性循环后,对当前这种局面将有所打破。

    从技术的角度分析

    由于市场具有分形性,所以,虽说用连玉米指数时间周期不是很长,但是目前已经具备了波浪理论所说的雏形。

 

    从图1形可以看出,连玉米以锯齿形完成了2浪调整,以平台形完成了四浪调整,目前正处于第五浪的上涨中,根据波浪理论测算原理第五浪第一目标位达到的高度在1630附近。期价在这个位置确实遇到的阻力。即使或许有第二目标位但是在当前这样的位置计算一下风险收益比,我们就应该保持清醒,不应在盲目的做多。在这里要强调的一点就是,如果主力合约迟迟不减仓,这波行情中主力多头有可能考虑到空头主力目前还没有足够的库存,从而借助外盘进行拉升逼仓,无论能否成功,但是这种行情结束时也是相当凶悍的,中小投资者还是规避为好。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