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市场 » 正文

玉米深加工周评:价格坚挺难改收购窘境

  作者: 来源: 日期:2006-11-07  
     本周(10月30日—11月5日),吉林省主要玉米深加工企业新玉米收购价格保持坚挺,只有一家企业收购价格有所变动,总体看表现平稳。另外,乾安酒精和吉安生化两家大型深加工企业开秤收购新玉米,给本周稍显平淡的新玉米收购增添了一分新意。不过,从外面看波澜不惊,在内却暗流涌动,新玉米集中上市前深加工企业纷纷陷入了短暂的原料危机。

    1、本周深加工企业新玉米收购情况概述

    截至11月5日,各深加工企业收购情况如下:

    长春大成及金成公司国标二等新玉米收购价为1200元/吨,国标三等新玉米收购价格为1190元/吨,保持稳定。3日收购量为2000吨左右,5日只有700吨;吉林燃料乙醇公司标准质量新玉米挂牌价格为1080元/吨,保持稳定。3日收购量为2000吨,5日减少为1500吨;松原赛力事达国标二等新玉米挂牌价格为1290元/斤,较上周末涨20元,5日又下调为1280元/吨,收购量为2000吨左右,较涨价前翻倍;乾安酒精10月30日新玉米开秤,30%水分新玉米收购价格为0.50元/斤,5日收购量为400吨左右;公主岭黄龙国标二等玉米挂牌价格为1200元/吨,保持稳定,3日收购量为2600多吨;吉安生化11月1日开秤,30%水分新玉米收购价格为0.50元/斤,3日收购量为400-500吨;四平天成国标二等玉米挂牌价格为1260元/吨,收购量为500吨左右;

    2、松原地区占领深加工价格高点

    进入11月份,松原地区吉安生化、赛力事达、乾安酒精三家老牌深加工企业全部开秤收购新玉米。由于本地农民习惯上卖粮较晚,新玉米上市量很少;新玉米多为外地运进,必须考虑进运输成本;几家企业库存吃紧,不得不花高价保证原料供应;深加工企业过于集中,竞争激烈。出于以上几个原因,松原地区新玉米收购价格目前占据了领跑位置。其中,吉安生化和乾安酒精都是30%水分新玉米收购价格为0.50元/斤,农民一般都能卖到0.47/斤元左右,高的在0.49元/斤。赛力事达则挂出了省内最高价1290元/吨,虽然5日起小幅下调至1280元/吨,但这一挂牌价格在省内仍然是高人半头。赛力事达的降价和近几日收购量较好有着直接关系,即使在雨雪天气影响下,该公司的收购量还保持在近2000吨,看来旗帜高毕竟效果好。

    3、新玉米收购难状况依然没有好转

    11月份已经来了,深加工价格一如既往的坚挺,我们从中不难看出深加工企业新玉米收购的困难。

    在周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家收购量都有缓慢增加,但在周末,包括大成在内的各家企业普遍遇到麻烦。这个麻烦来自于天气,东北地区大范围降温天气如约而至,如果达到上冻条件,将促使新玉米大量脱粒,并由此拉开新玉米集中上市的大幕。然而,从中华粮网记者6日上午对全省各地的调查了解,吉林省内虽然降温,但白天气温仍不能使玉米冻实;同时,由于雨雪天气影响,正常的少量脱粒、运送工作都被耽误,导致周末两日深加工收购量都有不同减少。其中,长春大成及金成往日排队限量的场景骤然消失,5日收购量锐减至700吨左右。为了吸引送粮,大成甚至放宽了扣水,4-5日送粮少时农民卖价都达到0.46-0.48元/斤,比周中高0.20元。吉林燃料乙醇公司收购量也有所减少,5日为1500元/吨,约减少1/4。其他企业多数都从缓慢增长转为不同程度的减少。

    根据气象部门的最新天气预报,6日下午到7日,吉林全省各地普遍有降雪天气,但7日白天最高温度基本还在2-5度,还是难以达到脱粒条件。9日之前,全省还将雨雪不断,而本次冷空气的影响则将逐渐减弱。深加工新玉米收购正处于“夹生”的尴尬境地,在新米出锅之前,难免要饿着肚子再熬几天。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