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市场 » 正文

玉米强势依旧波动范围整体上移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03-10  
    虽然国际国内玉米供应压力沉重,但已被内外价格持续低位波动所消化吸收,而玉米需求消费存在稳步扩展的可能性,并逐渐成为影响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受内外玉米消费增长影响,以及美盘CBOT 玉米上涨等因素影响,国内玉米波动范围整体上移。

     目前农民还持有60% 至70% 的玉米尚未出售,随着气温逐渐回暖,玉米储存渐趋困难,及新一轮春耕生产和新学期开始,农民需要购买农资和交付学费,资金需求渐趋迫切,对目前玉米市场价格逐渐接受,并由看涨转变为看跌,售粮心理逐渐由严重惜售转变为积极出售,各地玉米上市规模有所扩增,相对应的是,粮食企业收购规模也逐渐扩增,但未必敞开收购,由于农民售粮意愿较强,粮企购粮意愿较弱,买卖双方博弈倾向于买方,致使玉米尽快进入流通渠道,完成先抑后扬季节性走势转换过程。

     同时随着玉米收购市场放开,收购主体呈现多元化状态,各收购主体竞争渐趋激烈,同时收购主体销售方式由长期囤积后销售,逐渐转变为边购边销,加快玉米由农民过渡至收购企业、流通渠道,继而进入终端加工、消费企业的流通过程,随着国家加强粮食调运、及节后客运高峰期逐渐退却、货运高峰期又逐渐来临,玉米由产区向销区运输规模又将逐渐扩展,玉米产区现货压力逐渐缓解,并延伸至销区。同时,国内玉米需求消费量将达到12250 万吨,其中食用玉米消费720 万吨、饲料玉米消费8760 万吨、工业玉米消费1750 万吨、损耗840 万吨、种子用180 万吨。国内并未有禽流感疫情,养殖业从低谷明显复苏,玉米饲料需求消费出现明显增长,周边国家禽流感爆发并蔓延,对国内负面影响较弱,同时国内节后养殖业需求消费将由淡转旺,致使国内养殖业补栏意愿增强。近期国内玉米出口规模出现恢复性增长,1月份玉米出口同比增长24.2% 至38 万吨,并可能达到每月30 至40 万吨,上半年200 万吨、全年500 万吨规模,占国内玉米供需规模中比例逐渐提高,对促进国内玉米需求消费的推动作用逐渐增强。而未来玉米出口规模能否进一步拓展,仍有待于出口政策进一步明朗,也有待于积极出口政策的推动。国内玉米乙醇汽油转换需求、及其他深加工能力虽然将有所提高,其中长春玉米加工厂乙醇产量为320 万吨,消费玉米600 万吨,虽然上述加工厂尚未投产,但未来仍将对改善国内玉米供需产生积极作用。

     另外,美盘CBOT 玉米主力合约期价自2 月9 日低点202 美分/蒲式耳大幅上涨至2 月28 日高点225 美分/ 蒲式耳,涨幅为11.4% ,而大连玉米主力合约;C0505 期价则自2 月3 日低点1144 元/ 吨上涨至2 月28 日高点1198 元/ 吨,涨幅为4.7% ,小于美盘CBOT 玉米期价涨幅达1 倍以上,而国内玉米市场供需关系显著偏多于美国玉米市场供需关系,因此不难推测,大连玉米将有望展开补涨走势,并逐渐接近对美盘CBOT 玉米期价的增长幅度。

     综上,随着供应不断被消化吸收,需求消费增减变化逐渐成为影响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相对而言,玉米需求消费随着其他农产品需求消费增强,而联动强化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大连玉米市场短线走势有望维持偏强特征,交易商操作上宜以逢技术性回调适量吸纳为主。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