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市场 » 正文

国内玉米为何需求量增价跌

  作者: 来源: 日期:2004-10-18  
    近期,国内玉米市场出现不协调格局,国内饲料企业玉米库存相对偏低,多数企业仅半个月左右的玉米库存,而部分中小型企业只有7-10天库存玉米。而当前饲料、养殖业大多已恢复至较为正常水平,猪饲料销售量已超出去年同期,为此,玉米消费量也呈恢复性增长。然而市场行情却并未因消费量的增长而抬升,玉米价格处于全面下行道通,据悉,目前吉林玉米车板成交价格为1150元/吨,较月初下降30元/吨;大连玉米平仓价格也跌落至1200-1230元/吨附近,较月初下跌30-50元/吨;上海地区玉米价格1340元/吨,较月初下降70元/吨;青岛地区玉米价格1300元/吨,较月初下跌90元/吨;黄埔地区玉米价格1280元/吨,较月初下跌80元/吨,其它地区均有不同程度走低,为何市场价格与消费水平同步提升,具体分析如下:

     关内麦收已近尾声,玉米上市量继续放大

     目前,关内秋播冬小麦大部地区已经过半,山东和河南南部地区已基本结束,这样玉米上市量将继续放大,玉米价格也将沿着下行通道进一步下跌。同时,今年玉米质量普遍较好,水分含量一般约在15%左右,已经能够大量用于饲料生产,且玉米货源充足、采购运输方便,与去年同期玉米水分含量高、上市量少、价格上涨形成鲜明对比。

     东北玉米抛售加快,车船费用大幅下跌

     东北陈玉米受新玉米即将上市压力,目前加快抛售力度,不但价格出现下跌,车皮费用也大幅下降,前期东北受新玉米即将上市压力,目前加快抛售力度,不但价格出现下跌,车皮费用也大幅下降,前期东北玉米运至南方销区主车费一般约2000-3000元/车,目前仅600-1000元/车。大连至广东大船运费9月份约110-120元/吨,目前为85-90元/吨,运输成本大幅降低,玉米价格继续看跌。

     新玉米产量增加,期货市场价格不断低行

     目前,国内玉米不但现货价格仍有继续下跌空间,国内和国际期货市场受到新玉米上市以及产量增产的压力,期价也不断走低。据悉,大商所玉米期货自9月22日挂牌上市,首日期价CO501合约以1230元/吨大幅高开以后,目前已降至1130元/吨左右,下降幅度已达8.1%。CBOT玉米合约在9月下旬连续1个交易日创出合约低点后,期价继续低迷,10月11日CBOT玉米期价报204.75美分/蒲式耳,期价已逼近200美分关口。可见,国内、国际玉米期货市场价格后市仍不看好。

   另外,国内饲料及深加工业消费需求上涨,特别是饲用玉米消费恢复性增长,对玉米需求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

     由此来看,由于受新玉米大量上市、产量增加和陈玉米抛售压力,以及10月份粮食价格整体水平将有所回落的共同影响,国内玉米市场显得压力重重,仅凭消费水平的增加,难以扭转玉米价格跌势格局,这也就是为什么市场量增价却未升的原因所在,预计近期玉米期现市场价格仍有继续下跌的空间。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