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猪价格整体上扬的背景下,养殖企业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2024年,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新希望归母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养殖技术进步和规模化程度提升,生猪养殖行业进入成本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头部企业通过降本增效、技术革新及金融工具运用,增强抗风险能力。
多家猪企业绩扭亏为盈
牧原股份5月7日晚公告,2025年4月份,公司销售商品猪657.3万头,同比增长51.8%,商品猪销售均价14.66元/公斤,同比变动-0.95%。牧原股份4月份商品猪销售收入125.95亿元,同比增长53.42%。牧原股份表示,商品猪销量及销售收入同比增加,主要系公司生产经营规划及生产效率提升所致。
牧原股份此前披露,公司1—2月商品猪销售收入为204.22亿元,3月收入127.94亿元,算上4月,商品猪销售收入累计达到458.11亿元,累计商品猪销量接近2500万头。
温氏股份公告中披露了生猪和鸡产品4月份销售情况。生猪方面,温氏股份2025年4月销售生猪317.57万头,收入55.45亿元,毛猪销售均价14.92元/公斤,同比变动分别为27.9%、18.61%、-1.71%。
克明食品控股子公司阿克苏兴疆牧歌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疆牧歌”)经营范围包括畜禽养殖业务。
5月7日晚,克明食品披露,兴疆牧歌2025年4月份销售生猪6.39万头,销量同比增长33%;实现销售收入7090.48万元,同比增长16.04%。克明食品表示,4月生猪销售数量同比增长主要系产能逐步释放及销售策略调整所致。
公告显示,2025年1—4月,公司累计销售生猪19.02万头,较去年同期增长11.52%;累计销售收入2.18亿元,同比增长6.61%。
东瑞股份在公告中提到,2025年4月份,公司共销售生猪17.05万头,销售收入2.23亿元,环比上升24.56%;商品猪销售均价15.81元/公斤,环比上升2.83%。正虹科技2025年4月销售生猪1.12万头,销售收入979.64万元;销量同比增加109.24%、销售收入同比增加30.5%。
相关企业此前披露的2025年一季报显示,一季度生猪养殖企业收入明显增长,盈利状况大幅改善。如牧原股份一季报显示,公司该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60.6亿元,同比增长37.3%;实现归母净利润44.9亿元,同比扭亏。
温氏股份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3.2亿元,同比增长11.34%;实现归母净利润20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机构看好猪企估值修复空间
在养殖业大面积扭亏为盈的背景下,多家机构看好猪企等估值修复空间。
国金证券认为,目前关于猪价悲观预期已经在期货端有较为充分的释放,而年后价格表现强于此前预期使得整体预期略有上修,产能端缓慢的补充状态对2025年猪价的担忧存在一定的缓解,前期利空在生猪板块已经存在较为充分的释放,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调整后生猪养殖企业估值处于底部区间。短期来看,2025年在市场相对悲观的情况下,整体行业预期盈利较差,若后续出现去产能行为,利好头部企业利润改善和市占率提升。中长期来看,生猪养殖行业依旧有较为优秀的中枢利润,且非洲猪瘟之后行业的快速扩张中,仍有大量企业是低质量扩充产能,行业成本方差依旧巨大,头部企业有充足的超额利润释放。
广发证券表示,近期猪价走势震荡偏强,猪价表现好于此前市场预期,当前行业整体仍处于盈利状态。猪价表现好于预期一方面源于生猪出栏增幅较小、二次育肥入场、仔猪腹泻等因素影响供给。由于本轮产能回升幅度相对温和,对应2025年一季度生猪出栏增幅相对较小。据国家统计局,2025年一季度全国生猪出栏量1.95亿头,同比仅上涨0.1%。而前期仔猪腹泻流行数量同比提升一定程度影响当前生猪供应。
需求方面,猪肉整体消费需求相对较强为猪价提供部分支撑。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一季度猪肉产量为1602万吨,同比增长1.2%,达到2021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而3月份以来,北京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日均上市量也处于2021年以来最高位,侧面说明消费需求对猪价提供部分支撑。
广发证券预计,在当前产能弱变动背景下,全年生猪出栏增长幅度有限、全年养殖有望盈利,成本优势企业有望实现较好利润。二次育肥、仔猪腹泻疫情等成为影响年内猪价的重要扰动因素。
展望后市,供给端来看,从能繁母猪存栏量推算,后续出栏有望持续增加,供给端对猪价形成一定压力。需求端来看,预计5月的需求较4月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目前冻品库存较低,对于猪价有一定支撑效果。成本利润方面,4月份养殖利润上升明显。
综合来看,后续生猪供给维持宽松格局,需求改善程度有限,基本面整体偏弱,猪价继续承压运行,考虑到二育入场,下行空间有限,预计5月生猪期价或维持低位偏弱震荡。后续重点关注能繁母猪存栏情况、生猪出栏情况、生猪养殖成本、终端消费变化以及二次育肥情况。
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