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logo

畜牧科技 “肥”了一头黑猪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邵以南   时间: 2022-10-17
      最近几年,挂着“涪陵黑猪”招牌的专柜或门店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重庆的超市、街头顾客们说,这种猪肉肉质滋糯,肉香浓郁和常吃的白毛猪肉不太一样,口感之变的背后藏着什么“秘密”?
  答案就在距离重庆中心城区130公里外的涪陵区南沱镇关东村。
 
  长期以来,由三种优质国外猪种杂交而来的“洋三元”猪占据着我国猪肉消费市场主要份额。十几年前,刚起步的重庆海林生猪发展有限公司偏偏选择了一种出自武陵山区的“小众”黑猪品种:盆周山地猪,为的就是另辟蹊径,靠养殖特色本地猪种竞逐市场。
 
  其实,我国优质地方猪种有很多,仅重庆就有5个,盆周山地猪便是其中之一。和“洋三元”瘦肉型猪相比,盆周山地猪肉质细嫩滋糯、肉香浓郁,耐粗饲、抗病能力比较强,但是也有瘦肉率低、生长速度慢、产仔少的缺点。所以,如果不进行改良育种,提高盆周山地猪的品质和生产性能,它就很难规模化、产业化去和国外的品种竞争。
 
  为了帮助海林公司发展生猪养殖,重庆市畜牧科学院从2013年开始对海林公司展开技术指导,把盆周山地猪作为基本育种素材争取选育出一个可靠的特色品种。科研团队采用三系杂交配套模式,综合利用盆周山地猪、太湖猪、杜洛克猪和巴克夏猪的优势特性。
 
  经过多个世代验证、优化培育成一个肉质优良、繁殖性能优秀的特色肉猪配套系,这个新的配套系便是“涪陵黑猪”。   
 
  2019年,院企双方联合承担了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专项“涪陵黑猪配套系选育及产业化开发”。由此铺开涪陵黑猪中试推广养殖企业把种猪或商品猪发放给有意愿的农户或者村集体经济组织代养,支付代养费,畜牧专家和技术人员跟踪服务,疫病和市场风险由公司全部承担。
 
  关东村农户高红应,从代养涪陵黑猪中尝到了甜头。老高说,他们家的猪舍一次性存栏100头,每年出栏200头,公司统一提供猪仔、饲料、技术。按每头400元支付代养费,猪粪还可以用作菜地的肥料,我们既不用操心技术,也不用担心销路,一年光养猪就有8万元收入。
 
  走进猪舍,只见一群黑猪正在“哼哼唧唧”地进食,十分可爱,这种移动猪舍悬空安装、不占耕地;可以整体拆除、搬迁、重新安装后重复利用;猪粪发酵后,通过输送管道浇灌到周边田土里。不仅解决养殖粪肥的排放问题,还减少了农作物的化肥使用量。
 
  饲料同样颇有讲究,不仅包含了麦麸、玉米面、豆粕等“传统配方”;还添加了桑叶,桑叶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粗纤维,猪吃了桑叶饲料,能增强抗病力,降低猪肉的脂肪率;能提升猪肉的品质和风味,还减少了猪粪里的氨气,降解了猪粪的臭味。
 
  桑叶喂猪,可以“就地取材”,关东村农户何川陵流转了60多亩地种桑树。他说,每亩一年到头可产4-5吨桑叶,按照每吨800元的收购价格计算,每亩地能增加3000多元收入。农忙时,何川陵聘请周边农户打工,帮助大家一同增收。
 
  靠着猪、沼、桑、菜循环的“种养结合”模式,海林公司如今已在全市带动了200多户农户、60多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养殖涪陵黑猪。2021年,涪陵黑猪共计出栏6万头,通过遍布重庆主城的200多家鲜销专卖店或专柜,以及一系列猪肉深加工产品,实现线上线下销售收入2.4亿元。
 
  涪陵黑猪未来更可期!经过这几年的中试推广,其核心群和扩繁群种猪的生产性能,达到预定指标,遗传性趋于稳定,最迟明年就能在全国范围推广养殖了。
 
  我国是全球生猪生产与猪肉消费第一大国,川渝地区则是生猪主产区,做好优质地方猪种的保护开发,能够进一步保障生猪种源自主可控,这样也就把乡村产业振兴的“芯片”。牢牢地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