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畜牧业动态 » 正文

贵州草地生态畜牧业试点显现三大效益

  作者: 来源: 日期:2008-06-30  
     春雨过后,长顺县交麻乡牧草青青,生机盎然。自去年该县启动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以来,这里的农家正在悄然发生变化。长易村翁梅组村民盛希林养的20只能繁母羊已产羔36只,存活33只,以每只400元销售价格计算,产值为13200元。他发自内心地感叹道:“这样的好项目合心!”

    长顺县作为我省20个草地生态畜牧业试点县之一,目前已完成种草1.1万亩,修羊圈1.7万平方米,购买基础母羊1.1万只(其中农户自筹资金购买3151只),建成种羊繁育基地1个,存栏波尔山羊167只,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态势良好。

    据统计,全省20个项目县区共覆盖37个乡镇126个村11000户;修建圈舍33.32万平方米,超计划3150平方米;新增人工种草22万亩,改良草场5.91万亩;购进能繁羊(牛)19.21万只(头),种公畜4000多只(头),已发放到农户16.81万只(头);新建能繁母羊(牛)繁育场20个,已购进种羊(牛)3000多只(头)。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建设,各项目县党委政府切实把项目建设作为大事来抓。省、地、县各级扶贫部门与财政、畜牧等部门互相支持,从选择项目区、确立扶持对象、指导农户建圈种草、组织采购牲畜,每个环节密切配合,逐一抓落实。德江、长顺、盘江等多数县的管理干部和技术干部长期吃住在项目区,实行包片、包村、包户,落实目标责任。各县还建立了项目滚动发展机制,出台了各种工作制度。赫章县和毕节市分别制定了养羊基地疫病防疫与监测、资金管理等10个制度。

    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省扶贫办制定了《贵州省2007—2011年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五年发展规划》,指导各县按照“晴隆模式”运行机制,合理安排布点。各级扶贫及相关部门多次召开乡镇、村干部、群众代表、养殖农户会议,现场培训养殖技术。各县均聘请了科研院所专家、教授为技术顾问,并定期邀请专家、教授作种草养羊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项目实施的科技含量。

    20个试点县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着力抓好草路、草水、草电及沼气等配套建设。德江县整合配套资金957万元,惠水县大力协调发改、财政、扶贫等部门整合资金613.2万元。其他县也积极整合资金,最少的县达40余万元,捆绑实施该项目,用于水、路、沼气等配套建设。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正在逐渐显现。依托项目建设,各县建成了一批羊(牛)专业村或小区,为加快建设畜牧大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黄平县建成养牛专业村7个,养牛小区22个,农民变成了牧民。预期经济效益明显,各县项目区贫困户在一至二年内可以脱贫。长顺县交麻乡是省级一类贫困乡, 2007年纳入项目区种草养羊,目前项目户母羊已产羔存活1480余只,人均纯收入将大幅度增加。由于整合配套,项目区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通村公路、小水池、青贮池已建成并发挥作用,村容村貌和项目区群众生产生活大为改观。同时,各县畜牧部门加大对项目区防疫、品改科技扶持力度,给当地群众发展多元化畜牧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生态效益逐渐显现。20个县的草山草场,再加上新增的13个县种植的草场,将在更大范围内形成连片。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