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供应增加、需求受限,本周麦价维持小幅回落态势,粉企开机率下降,小麦收购积极性不高,但整体市场抗跌性较强,部分粉企出现补涨迹象。市场交易流拍相对较多,部分特殊品种和品质优良的小麦受到市场追捧。后期继续关注政策性小麦投放消息,若政策落地,供需和市场情绪变化或对市场形成阶段影响。
小麦市场下跌态势放缓
11月上旬,主产区小麦市场出现下跌行情,面粉加工企业陆续下调收购报价,华北地区调价覆盖面相对较大。据市场监测,截至11月11日,主产区普麦主流进厂报价:河北1.235~1.253元/斤,河南1.223~1.277元/斤,山东1.22~1.274元/斤,江苏1.245~1.265元/斤,安徽1.259~1.264元/斤,整体较上周回落0.003~0.006元/斤。
近日优质麦价格高位坚挺,江苏徐州面粉企业“新麦26”“师栾02-1”收购价1.46元/斤,“谷神19”“津强11号”价格1.42元/斤,“新麦58”“农大753”价格1.36元/斤,“中麦578”“济麦44”“济南17”“丰德存麦5号/21号”“藁优5766/2018”“伟隆169”价格1.32元/斤,“镇麦系列”“农麦88”“郑麦369”“郑麦158”“西农979”价格1.30元/斤。
前期在多重利好推动下,国内小麦现货价格步入新的运行区间。进入11月,市场由涨转落,在到货量增加的情况下,面粉加工企业压价收购。目前降价幅度整体较小,很大程度上反映出麦价的抗跌性。持粮主体挺价心理较重,对价格下跌的认可度不高,部分贸易商仍看涨后市,粉企压价难度大。近日有厂家零星上调小麦报价,若无政策调整影响,预计麦价将维持高位震荡行情为主。
据农情调度,截至11月10日,全国冬小麦播种近七成。分省份看,河南五成半,山东七成半,安徽过七成,陕西过七成,江苏四成半,山西近八成。近期小麦播种进度明显加快,虽然晚播预计影响有限,但市场存在观望心理,后期变数仍然较大。长期来看,托市收购后余粮减少、华北玉米质量问题引发的替代可能性提升、市场挺价情绪均将为小麦市场提供支撑。
部分拍卖小麦溢价成交
当前,国内小麦落价范围覆盖整体主产区,市场处于调整态势,而近期交易反映出市场需求不旺但普遍挺价的心理,小麦多半以流拍为主。受优质粮源供给偏紧及部分品种市场流通紧缺影响,小麦竞价交易大幅溢价成交。
11月7日,江苏射阳道谷农产品有限公司销售2025年射阳产红小麦5535吨,全部成交,底价2420元/吨,成交价2440~2450元/吨,溢价20~30元/吨。11月11日,江苏宜兴市粮食集团有限公司销售2025年江苏产混合麦6227.703吨,全部成交,底价2420元/吨,成交价2460~2470元/吨,溢价40~50元/吨;山东招远市金都粮食物资储备有限公司竞价销售2022年招远产二等混合麦3105.54吨,全部成交,成交价2470元/吨。
产销区小麦竞价采购价格水涨船高,优质麦价格尤其坚挺,部分贸易商提前锁定利润、应价成交。11月10日,五得利集团兴化面粉有限公司采购2025年江苏产“中麦578”(优质麦)3400吨,成交1800吨,底价2620元/吨,成交价2620元/吨;安徽颍上县常平储备粮库有限公司竞价采购2025年产小麦5000吨,底价2540元/吨,全部成交,成交价2540元/吨。
麸皮市场价格稳中偏强
进入11月份,用粮企业采购节奏放缓,压价观望意愿上升。尽管天气转凉、面粉购销预期会有所改善,但当前整体需求仍较平淡,面粉价格涨跌互现。截至11月11日,各地面粉加工企业特一粉出厂价:山东菏泽2760~2800元/吨,安徽宿州2720~2780元/吨,与上周持平;江苏徐州2760~2800元/吨,小涨20元/吨;河南周口2820~2860元/吨,低位上涨60元/吨左右;河北石家庄2800~2840元/吨,整体下调20~40元/吨。
本周,麸皮、次粉价格以稳中小涨为主。近期下游经销商阶段性补货增加,饲料企业采购也有所增加,粉企挺价麸皮。在低库存和挺价情绪等多方因素影响下,局部货源偏紧,龙头企业上调麸皮出厂价格,带动市场看涨情绪,拉涨麸皮行情。
截至11月11日,主产区混合麸皮出厂价:河南商丘1680~1740元/吨,较上周上涨20~40元/吨;河北邯郸1650~1700元/吨,上涨10~20元/吨;安徽宿州1720~1760元/吨,上涨40~60元/吨;山东德州1660~1670元/吨,上涨30~40元/吨;江苏徐州1680~1700元/吨,上涨60元/吨左右。
国际小麦涨势难以为继
上周中国询盘采购美国小麦的传闻持续发酵,引发空头大规模回补,但是涨势未能在后半周延续。截至11月10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12月软红冬小麦期货合约报收535.75美分/蒲式耳,主要是美国小麦价格在出口市场并不占优势。
全球小麦市场在中美贸易关系缓和的乐观预期和出口市场激烈竞争之间震荡调整。俄罗斯小麦出口加快,南半球小麦丰产上市,成为笼罩在小麦市场的阴云,基本面压力较大。
全球小麦供应持续宽松,联合国粮农组织近日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5/2026年度全球小麦产量预计达到创纪录的8.192亿吨,较上月预估值调高950万吨,比上年度增加2.5%;小麦期末库存预计为3.288亿吨,较上月上调850万吨,较上一年度增加3.6%。
国际谷物理事会(IGC)最新预计,2025/2026年度中国小麦进口量为620万吨,高于上年度的430万吨。美国农业部预计2025/2026年度中国小麦进口量为600万吨,高于上年度的417万吨。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9月我国累计进口小麦299万吨,同比下降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