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麦主产区价格重心小幅提高,下游制粉企业、贸易商等主体有抢货建库的计划,以应对后期可能出现的极端炒作行情,中央储备政策粮成交率也有所提高。短期来看,在小麦干旱和五一备货等因素驱动下,小麦价格或将继续坚挺运行。
市场情绪升温小麦价格上涨
4月初以来,市场就传出担忧新季小麦因干旱而减产的声音,市场主体心态由此逐渐转变,市场情绪升温,小麦价格不断抬升。截至4月24日,全国普麦收购价在1.20~1.24元/斤之间,较上周上涨0.01元/斤。其中,河南1.225~1.236元/斤,河北1.22~1.23元/斤,山东1.20~1.25元/斤,江苏1.215~1.23元/斤,安徽1.20~1.23元/斤,陕西1.23~1.24元/斤。
政策轮出加大成交有所放量
本周,政策性粮食轮出数量依然较大,市场供应量增加,下游面粉企业、贸易商有竞相抢粮行为,中央储备粮放量成交。4月18日至24日,全国地方储备粮销售投放约127万吨,周环比下降17万吨;成交约66万吨,周环比减少10万吨;成交均价2389元/吨,周环比降低17元/吨。地方储备粮采购量约37万吨,周环比减少9万吨;成交约16万吨,周环比减少13万吨;成交均价2468元/吨,周环比下降105元/吨。4月18日至24日,中央储备粮销售总计投放约85万吨,周环比增加28万吨;成交约67万吨,周环比增加18万吨;成交均价也有小幅提高。
替代有望增加麦价获得支撑
3月份以来,我国沿海、沿江地区已经出现小麦替代优势,各区域也一直有少量的替代,但并未形成规模效应,对小麦价格有一定支撑作用。据监测,河北小麦、玉米价差约180元/吨,山东价差约为160元/吨,河南价差约为150元/吨,江苏价差约为110元/吨。据市场反映,近期江苏饲料企业有进一步增加小麦收购的计划,如果区域内小麦替代量增加,有望进一步提高区域小麦价格。(全文刊登于2025年4月26日粮油市场报A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