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是嗜血杆菌。本病常发生于产蛋鸡群,育成期也可发生。常见于秋冬和早春寒 冷季节。鸡群饲养密度过大、鸡舍寒冷潮湿、通风不良、缺乏维生紊A以及管理不 当是造成本病发生和严重损失的诱因。
病鸡颜面及肉垂水肿;颜面、肉垂皮下和鼻腔粘膜水肿
该病在鸡群中传播速度快,3~5天即可波及全群。发病后鸡只采食量明显减少,鼻腔有分泌物, 常见甩头、流泪。面部、眼睑和肉垂浮肿。产蛋母鸡产蛋率明显下降。发病的早期和 产蛋量下降时,鸡只死亡很少,当鸡群状况好转, 产蛋回升时死亡增加。
--------------------------------------------------------------------------------
病理变化
单纯的传染性鼻炎很少造成鸡只死亡。在该病流行的过程中死亡的鸡只,多数是由 于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所致。因此,病死鸡的主要病理变化是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 的疾病所具有的病变特点,如慢性呼吸道病、大肠杆菌感染和鸡白痢。生产实践中 可出现两种以上疾病的继发感染,使病情更加复杂化。上述继发感染疾病的病理变 化在相应疾病中描述。
鉴别诊断
本病发生迅速、传播快,以及早期出现的临床症状和产蛋量的明显下降等特点是慢 件呼吸道疾病和鸡白痢所不具备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传染性喉气管炎在流行特 点和临床症状上虽与其有共同之处,但病鸡的呼吸困难是任何呼吸道疾病所不及的, 而已有咯血块的表现。此外,在疾病流行的早期,鸡只的死亡率比传染性鼻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