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饲养管理 » 正文

鸡马立克氏病(MD)

  作者: 来源: 日期:2003-01-01  

  本病由疱疹病毒引起。一般发生于2~5月龄,肉鸡可早在45日龄。发病率约5%~10%, 严重时达30%~40%,甚至60%。200日龄产蛋鸡仍有发生, 但零星出现。症状分成 下列几型。

  眼瞳孔缩小,虹膜退色

  内脏型:表现精神萎顿、蹲伏、运动失调和腹泻等症状。 眼型(少见):主要表现一侧眼失明,瞳孔缩小,边缘不 整齐,虹膜退色,从正常的黄色变为灰青色混浊。

  

  --------------------------------------------------------------------------------

  皮肤肿瘤结节

  皮肤型:颈、躯干和腿部毛囊肿大,呈结节状。大小如黄豆至拇指。

  "劈叉"症状

  神经型:表现消瘦,运动失调,步态拘谨,半瘫或全瘫。其中以 一腿向前一腿向后的“劈叉”姿势最典型。还有的病鸡出现低头、伸颈、歪颈或素囊胀大、喘、翼下垂等异常现象。

  

  

  --------------------------------------------------------------------------------

  病理变化

  卵巢肿瘤如肉团

  内脏型者肝、脾、肾明显肿大,其上散 布或多或少,大小不等的乳白色肿瘤结 节。肿瘤切面呈油脂状。卵巢 肿大,肉样,失去皱褶,原始卵泡少或 消失。大者如核桃、似肉团。

  

  

  --------------------------------------------------------------------------------

  腺胃肿厚,乳头消失,粘 膜坏死

  小肠粘膜肿瘤性白斑

  腺胃肿火、壁厚,粘膜乳头多融合成 大的结节。有的病例尚可见 肌肉肿瘤,心、肺肿瘤和小肠粘膜肿 瘤性白斑。

  

  

  --------------------------------------------------------------------------------

  一侧坐骨神经肿粗

  神经型者多见一侧神经(如腰荐神经、坐骨神 经)肿粗,少数病例见迷走神经肿粗。

  

  --------------------------------------------------------------------------------

  鉴别诊断

  鸡的肿瘤主要是马立克氏病和白血病。出现瘫痪、瘸腿或其他神经症状时,应考虑 新城疫、维生素B缺乏、维生素E缺乏及多种原因引起的关节疾患。

  防治

  一日龄雏鸡全部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为了取得良好的防制效果,必须注意下列问题:

  (一)同源母源抗体对细胞结合性和非细胞结合性疫苗有干扰作用。非细胞结合性 疫苗,如火鸡疱疹病毒(HVT)冻干苗易被母源抗体所中和。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有三:1。细胞结合性疫苗代替非细胞结合性疫苗。2.增加疫苗的剂量, 以补偿 母源抗体的中和作用。3.种鸡免疫要有选择地应用疫苗, 子代应接种不同血清型 的疫苗以避免母源抗体的干扰。

  (二)防止MDV野毒早朝感染。雏鸡出壳进行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后,需要12 ~15天时间才能建立充分的免疫作用。在此期间极易感染外界环境中的MDV野 毒,致MD免疫失败。因此,育雏室进雏前应彻底清扫、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并空 舍1--2周,育雏前期、尤其是前2周内最好采取封闭式饲养,以防感染。

  (三)做好疫苗的保存、稀释和接种。购买疫苗后应严格按说明书上的要求保存和 运送。使用时要用相应的稀释液进行稀释,现用现配。有条件的地方可将稀释好的 疫苗放置冰浴中。疫苗一经稀释应在1小时内用完。

  (四)在马力克氏病高发地区,环境污染严重的鸡场或怀疑有超强毒力的MDV存 在时,可更换疫苗种类,选用双价苗或多价苗。

  (五)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因素(如饲养密度大,)饲料发霉受质,鸡舍通风 不良,饲料营养水平差等)。

  (六)防止早期其他病原体(如传染性腔上囊病毒、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鸡 传染性贫血因子、鸡白痢沙门氏杆菌等)干扰MD疫苗的免疫作用。特别是在疫苗 的免疫保护力尚未建立前,这些病原体可导致MD免疫失败。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