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饲养管理 » 正文

牛乳房炎的防治

  作者: 来源: 日期:2003-01-01  

  乳房炎为乳房实质、间质和实质问质的炎症。临床型乳房炎,乳产量明显下降,炎乳废弃,继而乳区化脓坏疽,失去泌乳能力,其经济损失严重。隐性乳房炎对生产影响:①流行面广,为临床型乳房炎的15--40倍;②乳产量降低4%--10%③牛奶品质下降,乳糖、脂肪、乳钙减少;乳蛋白升高、变性;钠和氯增多;④为临床型乳房炎发生的基础。为此,防治乳房炎的发生,已是当前奶牛场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

  (一)病因

  1.感染 病原由乳头管口侵入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细菌有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棒状杆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克雷伯氏杆菌;真菌有酵母样芽状菌,念珠菌属、胞浆菌属等;病毒有口蹄疫病毒等。

  2.中毒 如饲料中毒、胃肠疾病、子宫疾病时毒素的吸收。

  3.饲养管理不当 常见有乳牛场环境卫生差,运动场潮湿泥泞;不严格执行挤乳操作规程,挤奶过度挤压乳头,挤奶机器不配套,洗乳房水更换不及时,突然更换挤乳员,乳房及乳头外伤等。

  (二)症状

  临床型乳房炎外观见乳房、乳汁已发生明显异常。轻者乳汁稀薄,色呈灰白色,有絮状物。乳房疼痛不明显,乳产量、全身变化不大;重者乳区肿胀,皮肤变红,质地硬,疼痛明显,乳量剧减,色呈淡灰色,体温升高,乳上淋巴结肿胀如核桃大;极重者,食欲废绝,体温升高41℃以上,稽留多日,心跳100次/min以上,泌乳停止。乳房坚硬如石,皮肤发紫,龟裂,疼痛,仅从乳房内挤出一两把黄水。隐性乳房炎:又称亚临床型乳房炎,为无临床症状表现的一种乳房炎。其特征是乳房和乳汁无肉眼可见异常,然而乳汁在理化性质,细菌学上已发生变化。具体表现pH7.O以上,呈偏碱性;乳内有奶块、絮状物、纤维;氯化钠含量在O.14%以上,体细胞数在50万/ml以上,细菌数和电导值增高等。

  (三)防治

  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挤奶卫生 ①保持环境和牛体卫生,运动场要干燥,及时清除粪便,牛体每天刷拭,以减少乳房感染;②严格执行挤奶操作规程,洗乳房要彻底,洗乳房水可用40--50℃温水、0.02%--0.03%氯盐溶液、0.0025%—0.0005%碘液和0.1%高锰酸钾液。手工挤乳应采用拳握式,为防止乳头粘膜损伤,严禁用手指头捋乳头;机械挤乳要维持机器正常功能,勿使真空压力过高,抽乳频率不应过快,不要跑空机。除每天洗涤管道、乳杯外,乳杯内鞘每周消毒1次,可在0.25%苛性钠液中煮沸15min,或在5%苛性钠液中浸泡。

  2.定期进行隐性乳房炎监测 现常用的诊断方法有加州乳房炎试验(CMT)。操作方法是在诊断盘(深1.5cm、直径5cm的乳白色平皿)内加被检乳样2ml,再加CMT诊断液2ml,平置诊断盘并使呈同心圆旋转摇动,使乳汁与诊断液充分混合,经10--30s后,根据表5—2的标准判定。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