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前段时间在乐山见到一起肉毒梭菌中毒病,在农村也经常听到肉毒梭菌中毒的病例,现将该病例介绍如下:
该养殖户养有500只蛋鸭(麻鸭)放牧在江边,该群鸭突然发病,有20%的鸭子出现肌肉麻痹,共济失调,其中的一部分鸭子迅速死亡,详查现场发现有2只已腐烂生蛆的死猪,估计该群鸭是吃了腐肉和蝇蛆造成的肉毒梭菌中毒。
一、初诊依据:
①发病特点:肉毒梭菌是腐生菌,存在于多数地区的土壤和污泥中,也存在于健康动物的肠内和粪便中。在腐败的植物产品,动物尸体以及病尸体的蝇蛆里,在厌氧条件下,它会产生毒性极强的毒素。肉毒梭菌分为7个血清型,即A、B、C、D、E、F和G,C型毒力最强,分布最广,鸭肉毒梭毒中毒常由C型毒素所致。本病多发生于夏秋两季。
②主要症状:鸭在采食了腐败食物后数小时至1-2日后出现症状。病初,病鸭精神况郁,嗜睡、两脚软弱无力,不能站立,活动困难。颈部双翅或两脚神经麻痹,头颈伸直,软弱无力地蹲伏在地面。
③剖检病变:病死鸭无特征性病理变化。
二、类症鉴别:
鸭巴氏杆菌(霍乱)有急性死亡,但根据剖解变化可区别开来,鸭霍乱有出血性素质,如浆膜粘膜出血以及肝脏的坏死小点。
三、预防措施:注意环境卫生,及时清除鸭舍,运动场、池塘周围的腐败尸体和植物,不要喂腐败的蔬菜及变质的肉类、鱼粉等。妥善处理病鸭的类便,死尸要深埋和烧毁,一旦发生本病,应迅速更换放牧场地。
四、治疗:
本病无特效药物,可以用肉毒梭菌C型抗病素治疗,每只鸭注射2-4毫升,有一定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