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四川 成都610066)
中图分类号:S858.9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8964(2002)12-0054-01
2.3 巴氏杆菌病(兔出血性败血症)
2.3.1 发病特点 本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以气候多变的春、秋两季多发,常是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是家兔一种常见的、危害性很大的呼吸道传染病。此病无年龄界限,但以2~6月龄或体质虚弱的兔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急性型(败血症)病兔一般不见任何症状突然死亡。死亡兔心、肝、脾以及淋巴结充血、出血;喉头、气管、肠道黏膜有出血点。细菌侵入的部位不同可表现为鼻炎、中耳炎、结膜炎、生殖器官炎和局部皮下脓肿,以上呼吸道卡它性炎症和斜颈为特征,局部组织表现为炎症或脓肿。
2.3.2 鉴别诊断 主要与兔瘟、李氏杆菌病及波氏杆菌病的区别
2.3.2.1 兔瘟:兔瘟有一定的年龄界限,主要发生在青、成年兔,仔、幼兔较少发生;肝、肾充血、出血,并稍有肿大;用药物治疗无效。
2.3.2.2 波氏杆菌病:巴氏杆菌病与波氏杆菌病在临床上很难区分,病理变化上,波氏杆菌病有的病例表现在肺部有化脓性脓疱,脓疱内有乳白色的脓计,有的肝或肾表面有脓疱。要完全区分开,只有从实验室来区分。
2.3.2.3 李氏杆菌病:病死兔的肾、脾、心肌有散在的针尖大小,淡黄色或灰白色的坏死灶,有的胸腹腔积有多是清澈的渗出滚。
2.3.3 防治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和防疫卫生工作,兔场应与其它养殖场分开,严禁其它畜禽进入,杜绝病原的流入;定期进行疫苗免疫注射,用兔巴氏杆菌-波氏杆菌病二联苗或兔瘟-巴氏杆菌病二联苗预防接种;肌肉注射庆大霉素,每1kg体重10mg。隆乙醇每1kg体重30mg或每50kg饲料中添加12g作为预防。还可用青霉素、链霉素、硫酸卡那霉素,鼻炎清等药物滴鼻,治好后再加用药一次则效果更好。
2.4 兔瘟
2.4.l 发病特点 本病由病毒引起,是家兔的一种烈性、急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一般本病潜伏期短、发病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临床上以呼吸系统出血、肝坏死、实质脏器水肿、瘀血及出血为特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我省以初春和秋末发病较多,尤其是冬春交替季节。主要危害3月龄以上的青、壮年兔,膘情越好,其发病和死亡率越高,2月龄以内的仔幼兔和部分老龄兔不易感染,哺乳仔兔不发病。急性病例往往突然发病,抽搐倒地、尖叫而死,死后头后仰、角弓反张。或死前突然兴奋,挣扎,在笼内狂奔,啃咬笼架,打滚,然后前肢伏地,后肢支起,全身颤抖倒向一侧,四肢乱划或惨叫几声而死。有时鼻孔流出红色泡沫样液体或鲜血,肛门松弛,并且有少量淡黄色胶样粪液粘附着。病变以全身各脏器瘀血、出血,实质器官的变性、坏死为特征。肝脏瘀血肿大,呈暗红色或紫红色,质地变脆;肺有出血、瘀血、水肿,有针帽大至绿豆大的出血斑点;肾出血、肿胀,呈紫褐色或鲜红色;脾稍肿大,呈蓝紫色。气管严重瘀血及散在点状出血,管腔内充满泡沫状血液,有“红气管”之称。但目前出现不典型者增多。
2.4.2 鉴别诊断 与兔巴氏杆菌病、魏氏梭菌病的区别
2.4.2.l 兔巴氏杆菌病:无明显年龄界
限,多呈散发;病兔无神经症状,肝不肿大,但有散在的灰白色坏死,肾不肿大,也无明显的色泽变化,鼻腔有浆液性、黏液性或脓性分沁物,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有效。
2.4.2.2 兔魏氏梭菌病:以急性腹泻和盲肠浆膜有鲜红色血斑为特征。胃黏膜脱落,胃壁有大小不等的黑色溃疡。
2.4.3 防治措施 定期用兔瘟单苗或兔出血症蜂胶苗进行免疫预防注射,疫期为6个月,以后每隔6个月注射一次。根据兔瘟的危害大,发病原因复杂,建议免疫程序:30~40日龄为首兔,60日龄再加强一次;发病时主要以紧急接种为主,此时用2~3倍剂量免瘟疫苗进行注射,一般紧急接种2d后可控制本病的蔓延,7d后可完全控制本病的发生。
2.5 波氏杆菌病
2.5.1 发病特点 本病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起的以鼻炎、支气管和脓疱性肺炎为特征的传染病,多发于气候多变的春秋季节。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病兔打喷嚏和咳嗽时,病菌污染环境,并通过空气直接传给邻近的健康兔。生产中最常见的是鼻炎型,与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并发。仔兔、青年兔和临产母兔多呈急性败血症支气管肺炎型,成年兔为慢性型。病初开始打喷嚏,从鼻腔内流出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鼻黏膜潮红,症状时轻时重。剖检肺部有大如鸽蛋、小如芝麻的脓疱,脓疱包膜有时与胸膜粘连,有胸水;有的病例肝脏或肾脏上有黄豆大的脓疱。
2.5.2 鉴别诊断 主要与巴氏杆菌病、葡萄球菌病及绿脓杆菌病的区别。
2.5.2.l 巴氏杆菌病:见前面巴氏杆菌病与波氏杆菌病的区别。
2.5.2.2 葡萄球菌病:葡萄球菌病也能引起家兔肺脏的化脓性病灶。鉴别时最好进行实验室诊断,取病料涂片镜检,革兰氏染色呈阳性的球菌为葡萄球菌,呈阴性的为波氏杆菌。
2.5.2.3 绿脓杆菌病:绿脓杆菌病在肺脏或内脏器官形成脓癌,内包有脓汁,也可引起败血症的发生。实验室诊断时在琼脂培养基上,绿脓杆菌形成蓝绿色的菌落,带有一定的芳香味,而波氏杆菌则无此特性。
2.5.3 防治措施 用兔巴氏杆菌-波氏杆菌病二联疫苗或兔波氏杆菌疫苗进行免疫,皮下注射2mL,免疫期限为4~6个月;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兔场通风透气,不潮湿,并做好消毒工作;用兔鼻炎清,肌肉注射,每次1~2mL,3d为一个疗程,有效率可达90%,转阴率达75%;本病对链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等药敏感,但停药后易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