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饲养管理 » 正文

奶牛产后倒地不起症的诊治

  作者: 来源: 日期:2003-01-01  

  奶牛产后倒地不起症是发生于产后奶牛的常见病,由于产后血钙过少,产伤性麻痹,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等原因而导致产后瘫痪卧地不起性疾病。其多发生于晚秋至初春和八月,临床特征是产后长期卧地不起,对钙制剂治疗无反应,知觉、意识尚存,食欲正常,爬行。而本病又是产后轻瘫的并发症,由于治疗时间的延迟,治疗药物用量不足等致使母牛卧地时间延长,原发疾病治疗之后仍不起来,引起局部缺血性坏死;同时由于母牛分娩时助产不当或瘫痪卧地,母牛在治疗中企图挣扎站立等都可能引起腰部肌肉和神经的创伤性损伤,不仅直接造成长时间的躺卧,而且由于肌肉损伤时释放出肌红蛋白,故常伴有蛋白尿的出现;同时由于干奶期饲喂高蛋白、高能量饲料,母牛肥胖造成肝脂肪变性,饲料在瘤胃内异常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毒物质,造成机体中毒。以下为本人多年临床治疗奶牛产后倒地不起症10多例的体会,现表述如下:
  
  发病情况
  
  患病的牛多数发生于产后0—15天,无明显的季节和胎次之分,但从临床发病率来看,晚秋至初春和八月较多发生,第一胎及第四胎以上牛只多见,只有第二胎少见,产后的奶牛较产前的奶牛发病率高些。
  
  临床症状及诊断
  
  患牛食欲正常或减退,体温正常,心率正常或增加,每分钟为80—100次,有的见心博过速或心律不剂,多数患牛频频试图站立,然其后肢不能完全伸直,只能以部分屈曲的两后肢沿地面爬行,有的患牛两后肢向后移位而呈现出狗坐姿势或蛙腿姿势。
  
  根据病后临床特征及发病时间等可以诊断,但应估计器官损害的严重性,以便能判断预后和决定采取的措施,因此首先应检查肝、肾和心肌的功能,尤其应估计运动器官损伤的程度,如神经麻痹,肌肉破裂,骨节脱位,肌腱断裂,骨折,产后肝功能不全、麻痹性乳房炎,产后血钙过低性轻瘫,肠骨挫伤,从视诊、触诊(包括直肠检查)和从牛的知觉敏感性、站立时表现、尿检、乳房检查诊断牛的器官损伤程度,同时配合血液生化检查可有助于临床确诊。
  
  治疗措施
  
  ①20%葡萄糖酸钙500毫升,盐酸毛果芸香碱5毫克,5%糖钠1000毫升,10%糖1000毫升,安钠咖3克, Vit B12 克, Vit C10 克混合一次静注,每日两次。②在上述处方治疗三天不能站立者,在第四天以后坚持每天上午用葫芦吊帮助起立半个钟以上的时间,同时按上述处方去除盐酸毛果芸香碱,加20毫克地塞米松静注,连用三天。③0.1%硝酸士的宁注射液5毫升,百会穴内注射,每日一次连用两天。④在停止用药后,日服健胃理气类中药,辅以复合VitB液,小苏打粉等调理胃肠功能,喂青嫩易消化饲料。
  
  典型病例
  
  我场四舍257号黑白花奶牛,2.5岁,8月15日产第一胎,公犊,初生体重45千克,虽胎位正常,但因胎儿过大,助产中用多人强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