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饲养管理 » 正文

养殖小区在疫病防治上存在的何题及对策

  作者: 来源: 日期:2003-01-01  

                     李秀敏 潘君 北京市畜牧兽医总站(100029)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人,我国的养殖业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北京市郊区养殖小区发展很快,各县(区)相继建成养殖小区1000多个并已载畜生产。养殖小区饲养的畜种除猪、马、牛。羊、鸡、鸭等品种外更趋于多样化,增设了名、特、优、新、稀畜禽品种,如孔雀、火鸡、鹌鹑、鹧鸪、乌骨鸡、珍珠鸡、雉鸡、三黄鸡、贵妇鸡、野鸭、肉狗、观赏狗、狐狸、水貂等。由于发展快,饲养品种多,每个养殖小区生产及疫病防治技术水平等方面参差不齐,这就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及广大科技人员认真回顾总结经验教训,通过科学的手段对动物疫病的发生发展作出科学的预测,并制定出确实可行的综合性防治办法。

1 疫病的困扰
1.1 老病不断复发,新病不断增加    据资料报道,几乎每一至两年就出现一种新病,而且不同的畜禽品种感染相同的病原所引起的临床症状、侵害的器官也不尽相同;相同的病原不同的亚型、不同的毒力导致疫病危害程度也有区别。新的传染病初次发生即呈暴发形式;流行过后趋于亚临床或散发,几年或十几年后还会发生大流行。使原本就很复杂的疫病变得更加复杂,给疫病防治工作又增加了难度。

1.2 细菌性疾病危害增大 在病毒病发生的中、后期极易继发细菌性疾病,两者同时作用增加了畜禽的死亡率,或单纯性细菌性危害也逐渐加大。尤其是动物的大肠杆菌病、沙门杆菌病常占动物总死亡的20%~50%。

1.3 营养代谢病和中毒病不断增加 营养代谢病主要是维生素缺乏症、矿物质缺乏症、脂肪肝综合征、泌尿系统的疾病(犬、羊尿道、膀胱结石)等。据笔者对动物医院和几个大型羊场的了解以及出诊发现,犬、羊的泌尿系统的疾病在舍饲养殖场时有发生。尤其是90日龄左右的羔羊发病率占1%—5%不等,成年羊也偶有发生。营养代谢病常造成动物营养不良引起死亡。
    中毒病多表现在黄曲霉中毒、酒槽中毒、未脱氟的碳酸氢钙或含氟过高的骨粉引起氟中毒。另外,还有因使用杀虫、灭鼠剂不慎引起动物直接食入或动物食入被药死的害虫、鼠引起的二次中毒。据笔者了解某养大小区洞养的种犬因食入带有毒物的饲料(怀疑鼠药),一夜之间死亡30多条种犬,直接损失30—40万元。因此中毒病和营养代谢病绝对不能轻视。

1.4 由媒介传播的疫病不断增加 衣原体、附红细胞体病、弓形体病、钩端螺旋体病等病经常可以见到。传染媒介如蚊子、苍蝇、老鼠等能携带多种病原体,传播多种传染病,尤其是人畜共患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畜建康,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2 疫病防制上存在的问题

2.1 布局不合理 许多养殖小区上风口设有粪池、尸体处理场,下风口饲养幼小动物以及不能做到畜禽的全进全出,是疫病常年流行不断的主要原因。

2.2 重养轻防,轻防重治 虽然有些养殖场的基础设施、设备等都很好,但缺少切实可行的防疫灭病综合性措施,或不重视综合性防治措施的落实。往往传染病来了,由于措施不得力,本来可以预防的疾病,由于未防疫、未消毒而造成疫病的蔓延。还有的养殖小区(场)把防治疫病主要手段寄托在疫苗和药物上,忽视了平常卫生消毒,环境的卫生消毒,使病原菌始终保持对动物的感染量,当动物抵抗力下降时,极易发病。发病后又滥用抗生素,造成病原菌耐药,新的变异株出现,给防治疫病又增加了难度。

2.3 检疫净化力度不够,流通环节执法不严

2.4 饲料被病原污染或不能保证饲料营养全价

2.5 兽药、疫苗质量不过关 养殖小区(场)对假药,过期、失效药鉴别能力差,不从主渠道(当地畜牧兽医站)进药、进疫苗,贪求蝇头小利。因所用药、疫苗无效,延误了病情,造成不可弥补的经济损失。

2.6 盲牧兽医防疫体系不健全,医疗设备陈旧,诊疗技术落后 基层兽医站没有资金保证,自负盈亏,不少基层兽医站因此解体。疫病防治技术不能及时普及到养殖小区,再加上基层兽医站缺乏先进的诊疗仪器设备以及掌握高科技的人才,这也制约了疫病的有效控制。

3 对策和建议
    在养殖小区、养殖场疫病防治上,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我市养殖业向高水平发展。如果不克服以上因素带来的弊病就很难与国际接轨。尤其是21世纪初,加人WTO 的今天,我们面临前所来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把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大防疫灭病的力度,在动物疫病控制上有所前进,采用确实可行的办法,把动物主要疫病发生降低在最小的范围内,增加养殖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我们建议养殖小区(场)要认真做好以下几点:

3.1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3.2 继续贯彻执行北京市农业局畜牧兽医总站颁发的养殖小区综合性防治意见;

3.3 根据本小区饲养的畜禽品种制定出切实可行防疫管理规定,不断完善本小区的防疫设施,改善不合理的布局等;

3.4 加强饲养管理,饲喂全价的饲料,把好饲料质量关,严禁使用质量低劣的饲料。从主渠道进疫苗、进药并合理使用;

3.5 常年坚持卫生环境治理,定期消毒、灭鼠、灭蚊蝇;接受辖区内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的防疫灭病检查,不足之处及时改正。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