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合理的密度:合理的饲养密度有利于肉鸡的快速生长和育肥,过密会增加死亡率等。过稀则会对有限空间造成浪费,增加饲养成本。
3. 适宜的温度:育雏时第1周的温度为35~33℃,以后每周下降2~3℃,直至室温。温度过高会使雏鸡远离热源,影响肉鸡后期育肥。温度过低则会造成雏鸡卵黄吸收不良、腹水症等疾病。
4. 合理的光照:合理使用光照是防止肉鸡生长过速,减少死亡的手段之一。
5. 雏鸡到达育雏舍之后,通常使用开食盘或撒在铺在垫料上的纸上,3~5日龄时撤换开食盘,改在料桶内饲喂。料桶的边缘高度应与鸡背同高,料桶内的饲料量不可超过容量的1/4,随着日龄的增长,逐步升高喂料设备。肉鸡饲喂应采用勤添少喂的方法,这样既可提高饲料的转化率,又可减少饲料的浪费。
6. 适量的饮水:(1)确保鸡只随时可以饮到水,决不让饮水器出现空、干现象。每天必须更换新鲜的饮水并清洗和消毒饮水器。(2)饮水设备的高度要随着鸡的成长做适当的调整。饮水设备的高度应确保略高于鸡背,这样可减少水的外溢。(邮编:222000)。© 2002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中国畜牧兽医》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