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价格波动剧烈 如何把控采购时点
2022年国内豆粕市场两波现货基差的非理性扩大,意味着现货价格比期货的上涨幅度大很多,而且上涨都是从高位开始的。如果不将现货、基差、期货、期权等工具协同运用,仅凭现货操作模式,要么束手束脚,要么完全靠运气。
上涨已成为近三年豆粕市场的主题,华北市场豆粕价格从2020年的3000元/吨,到2021年的3600元/吨,再到2022年的4500元/吨,完美演绎了拾级而上。2022年豆粕价格曾经两度冲上5000元/吨大关,在10月和11月两个月里,如果现货企业没有提前做好充足的库存,就很难避开5000元/吨以上的豆粕成本。对于基差交易而言,也只有在6月至7月现货和期货位于低价的时候提前点价远期基差,才有可能在10月和11月实现1000元/吨以上的成本优势。
回顾2022年,不得不提及俄乌冲突、美联储加息及新冠疫情。俄乌冲突作为2022年的黑天鹅事件,也是2022年豆粕价格上涨的核心要素,目前仍然没有结束的迹象,国际资本炒作俄乌冲突,拉动国际农产品价格,美豆价格维持在高位,奠定了国内豆粕价格的根基;自2022年3月以来,美联储连续7次加息,创造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为激进的加息行动,不仅提高了大豆的进口成本,而且出于对经济下行风险的担忧,影响了国内油厂对大豆采购的判断和节奏;随着2022年底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社会生活逐步恢复常态,疫情带来的影响也将逐渐远离豆粕市场。2023年的不确定因素可能会发生变化,新的因素将会产生,旧的因素比如疫情可能会消亡。
虽然2022年豆粕价格波动剧烈,但从历史来看,全年基本上均处于高价区,作为大豆产业链下游的油厂和现货商,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油厂在成本较高的情况下,如何通过销售端来化解,现货商如何在波动中寻找到相对低位,尽可能地降低采购成本,二者之间的博弈是实力的比拼,也是智慧的较量。油厂可以通过调整采购节奏、开停机调控、提前销售基差等方式管理风险,下游豆粕采购商面对的自然是把控好购买的时间和数量。(原文刊登于2023年1月28日粮油市场报A03版)
一周热点
- 2023-02-06国家发改委:养猪头均亏损升至274元!供应量增加,预计猪价或小幅下跌
- 2023-02-03调研科研创新 打造高质量发展
- 2023-02-03陕西省2022年四季度饲料生产情况
- 2023-02-03供增需弱、进口充足 玉米整体易跌难涨
- 2023-02-02《北京商报》:生猪价格节后连跌,2023年能否走出“猪周期”?
- 2023-02-02北京绿生元专注天然姜黄素,纯中药“姜黄”提取,药食同源
- 2023-01-31新国展宠食论坛 NPetF.BeiJing丨2023北京国际宠物食品科技创新峰会
- 2023-01-31本轮猪周期见底即将上行?专家分析当前生猪价格态势
- 2023-01-31《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命题专家管理办法》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 2023-01-31新华扬联合申报强制性国家标准顺利获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