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市场 » 正文

2002年我国玉米市场综述

  作者: 来源: 日期:2003-01-01  

       

        回顾2002年,我国玉米市场可谓喜忧掺半,就此业内人士从以下几方面对我国玉米市场分析如下:
        2002年玉米出口保持了较高水平
        2001年下半年有预测认为,入世后由于出口补贴政策取消,出口有可能大幅度减少,南方销区很可能从国际市场进口廉价的玉米而减少对我国北方地区玉米的需求,从而导致主产区供给压力的进一步增加。在今年4月份2001年签订的玉米出口合同基本执行完毕后,5月至6月间,我国玉米月出口数量出现下降,月平均出口装船数量为26.5万吨,仅为1至4月份月平均出口量的35%。尽管在出口补贴取消之后,国家采取了出口退税和免收铁路建设基金等鼓励出口措施,市场仍对未来的玉米出口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担心。
        从6月中旬开始,玉米市场出现变化。由于北美地区发生干旱,国际市场小麦、玉米开始出现较为明显的上涨势头,国际市场对我国玉米的购买需求明显提高,使我国玉米出口合同的执行速度加快。国内玉米主产区积极促销压库,使得全国玉米价格没有出现明显的季节性上涨行情,国内出口商和粮食部门出口积极性提高。玉米出口自7月份开始增加,8月份创出玉米单月出口的最高记录,7、8、9、10四个月,月平均出口玉米数量超过了120万吨。11月份预计出口70万-80万吨,12月份出口量预计为90万-100万吨,全年出
      口量有望达到975-995万吨。
        2002年国内玉米供给压力继续增加
        东北玉米主产区2001年执行了较高的保护价格,尽管玉米积压问题已经十分严重,但2002年玉米播种面积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而良好的气候条件使该地区单产水平比上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目前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产量将达到4400万吨以上,比2001年增产700万吨。2002年我国玉米总产量将达到1.25亿吨,比上年增长10%。由于国内玉米库存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玉米又获丰收,在其它地区玉米产量也有增长的情况下,无疑会给未来一年的玉米市场带来很大的供给压
      力。
        在国内丰收的情况下,继续保持较高的玉米出口量,是缓解国内供求矛盾的有效办法。国际市场玉米价格走高,为我国在2003年继续出口更多的玉米提供了市场机会。根据目前的情况分析,2003年玉米出口可以继续保持1000万吨的水平甚至更多一些。由于当年国内新增供给量大于国内当年消费量,玉米出口不会改变国内供过于求的基本格局。
        2002年国内玉米行情走势分析
        进口玉米到岸价格高于国内价格,抑制了南方销区的玉米进口活动,在2002/03市场年度,玉米进口依然不会对国内市场构成冲击。未来一年的全球玉米供求形势,为我国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战略性结构调整,实现国内玉米生产与消费新的平衡,提供了时间和机会。国内玉米行情走势,将主要受到国内供给和需求变化的影响。
        今年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调低玉米保护价,预计将产生三方面的影响:
        一是本地区玉米销售价格降低,有利于向销区扩大销售。
        二是同华北黄淮地区玉米市场形成新的价格差,对全国玉米价格和流通产生影响。
        三是将影响下年的玉米生产。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政府在继续对生产者实行基本的保护的同时,完善保护价政策,将市场供过于求的信号通过价格的调整传递给生产者,有利于实现新的供求平衡,从根本上对生产者实行保护。
        目前,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库存量占全国玉米库存的比重高达80%,这一方面说明国内玉米库存压力主要表现在东北地区,另一方面也说明在其它地区玉米供求与流通已经基本正常。在东北以外地区,玉米价格的变化将更多地受到陈化粮处理、玉米消费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由于全国市场的统一性存在,东北地区玉米市场变化,将对全国的玉米市场形成最终的影响。因此,东北地区玉米政策、市场和库存变化,将是分析和预测全国玉米价格走势的重要依据。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