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正文

我国禽病流行特点及防控对策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01-27  
    家禽行业的经济效益在世界各国畜牧业中都占有重要位置,特别是在发展中国

    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是家禽业生产大国,2002年全国家禽存栏居世界首位,占世界

    存栏总量的30%,全国禽肉总产量达1249.8万吨,占世界禽肉总产量的17%(仅次于美国),

    禽蛋产量居世界首位,占世界禽蛋总量的45.8%,达到2462.7万吨,家禽业是仅次于养猪业

    的第二大畜牧产业,产值达2415亿,占总产值的29%。

      家禽行业作为畜牧业中集约化程度最高的一个行业,其生产的一体化程度随着时代和科

    技的发展不断提高。禽病控制技术,疾病监测方法和手段,分子生物学在生物制品及微生物

    研究等方面的深入程度远远高于畜牧业中的其他行业。

      过去的一年中,养禽业虽然在亚洲受到了严重的禽流感侵袭,但纵观全球养禽业,仍呈

    稳定发展的态势,但禽流感、新城疫、法氏囊等强毒株的传染病已成为制约世界家禽业发展

    的主要因素。

      近几年来,我国禽病监测和控制技术有了长足发展,但由于我国养禽业起步较晚,地区

    发展不平衡,传统的饲养方式仍占很大的比例,许多地方的生产者对防疫知识掌握不全面,

    防疫工作未落实到位,致使饲养环境复杂,家禽的疫病时常局部暴发。虽然生产指标与发达

    国家差距不是很大,但防疫成本却相差悬殊,一方面是由于疾病发生的次数多,一方面是防

    疫知识普及不到位,造成成本升高,利润下降。纵观我国近年来禽病流行状况,有以下几个

    特点:

      禽病种类呈现多样化据粗略统计,对我国养禽业构成威胁和造成危害的疫病达80余种,

    涉及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代谢病等,其中以传染病最多,危害也最大。另外发病禽群的

    种类逐步扩大,不仅有鸡、鸭、鹅,还有孔雀、鸵鸟等珍禽,这里面有我国养禽业发展速度

    过快、养殖不规范的因素,也有传染病病毒增多和变异的因素。以前可能主要重视禽流感、

    新城疫、法氏囊、传染性支气管炎、番鸭细小病毒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肉鸡腹水综合症

    和隐孢子虫病等疫病,目前控制免疫抑制性病(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淋巴白血病、贫血因

    子病)等的流行成为新的防控点。

      某些细菌性禽病和寄生虫病的危害加大随着集约化养殖场的增多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再

    加上家禽的排泄物处理方法不科学,造成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随之而来的是细菌性疾病

    和寄生虫病增多。如鸡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葡萄球菌病、绿脓杆菌病、鸭疫里默氏杆

    菌病,其中不少病的病原广泛存在于养殖环境中,随着养殖时间的增加,它们在环境中有机

    会通过某种途径传播,成为养禽场的常在菌。另外鸡舍管理不到位,存在应激因素,使家禽

    的易感性增加。盲目滥用抗菌药物,任意加大剂量,造成养禽场存在一些强耐药菌株。由于

    饲料行业竞争加剧,养殖场(户)自己进原料,自己配制饲料,造成一些寄生虫病的发生。

      非典型病例增多在疾病流行过程中,病原的毒力常发生变化;另外各种消毒措施也对毒

    力有很大的影响。这些弱毒力病原进入家禽体内,一方面造成剖检症状和病理变化非典型性,

    使发病鸡群死亡率不高,但影响生产指标;另外对于一些抗体水平高、体质好的鸡群也可能

    造成一种隐性感染或非典型病状,免疫鸡群发生非典型新城疫就是明显的例子。在毒力的变

    化过程中,有些毒力会增强,如马力克氏病病毒在20世纪60-70年代为标准毒株,80年代出

    现超强毒株(VVMDV),90年代后又出现了更强的超强毒株(VV+MDV),病毒毒力的演变给

    疫病防治造成了更大的困难。

      混合感染的禽病增多在生产实际中,混合感染的疫病增多,由单病原引起的疾病很少见

    到,往往是两种病原并发或两种以上病原继发,这些多病原的混合感染为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常常是一种病原造成鸡的抵抗力下降或体内代谢紊乱,而使体内微生物

    菌群平衡被破坏,一些非致病性菌转成了致病性菌造成家禽发病;还有就是环境中的条件性

    致病菌,使家禽在体质差时受到感染,造成复合性疾病。

      散养农户易发禽病我国家禽生产的组织形式有三个:规模化、适度规模的专业化和千家

    万户的分散化。养殖农户经常是经验养禽者,对于以往的经验紧抱不放,从而为疾病暴发创

    造了有利的条件,往往是亡羊补牢,悔之晚矣。

      某些禽病暴发有时间性由于我国四季变化明显,候鸟冬去春来,候鸟迁徙时非常容易发

    生传染病。去年年初禽流感的暴发就是最典型的例证。北方养鸡居多,南方养鸭普遍,候鸟

    的迁徙由南向北与禽流感传播方向正好相符。虽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候鸟是禽流感传播的媒介,

    但候鸟身上确实存在禽流感病毒。另外新城疫、球虫等禽病的暴发往往也有阶段性。

      禽病一直是困扰我国养禽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对我国的禽产品进出口影响很大。近年来

    我国不断加大疫病防疫的宣传普及工作,又完善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在禽流感暴发后更增

    加了政府的资金投入,对大型养禽企业实行减税等政策上的扶持,虽然疫病的发生次数减少,

    但仍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这就需要政府、企业、科研单位、养殖户甚至消费者共同关注,

    紧密团结在一起,政府提供环境,企业规范管理,科研单位提供技术,养殖户提高水平,消

    费者消费观念正确,共同将疫病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改变家禽业的低迷状态,在家禽业

    中建立一整套的防范措施,控制禽病,迎接蛋鸡行业的未来。

      完善动物防疫法律法规长期以来,我国动物防疫的法律不够健全,缺乏系统性、科学性、

    可操作性、强制性和及时性,从而使实际执行的难度很大。另外从动物引种、饲养、运输、

    屠宰、出口的各个环节,由不同执法部门负责,造成职能不清,手续复杂,互相交叉,动物

    防疫工作很难落实到位。我国应对动物防疫工作实行一站式服务,一个部门全程式监督,实

    行有效的管理,将各项法律法规的技术水平、检验标准、饲养条件、运输要求与国际法律法

    规接轨。

      建立由上到下的防疫机构,明确职能,提高水平

      动物防疫机构是动物疫病防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前我国基层防疫机构的地位和作

    用一直未得到妥善解决,行政管理和技术服务同时开展,职能没有明确,水平也不一致,大

    多数基层防疫机构,例如乡镇兽医站隶属当地政府管理,执法力度受到很大限制,许多防疫

    机构结构、设备、人员、经费等存在不足。现在虽然成立了农业部兽医局,但要很快改变防

    疫机构的现状,快速展开防疫执法工作,还需一段时间;另外,防疫机构的水平还有待提高。

    因此,我国应加快防疫体系的建设,由上到下彻底改变防疫结构的现状,理顺各部门的关系,

    明确职责,发挥防疫机构的执法作用。

      改变疫情管理方式,建立统一的预警应急方案

      预警方案的缺乏常常令我们痛悔不已,发达国家都有一整套预警方案,我国一些企业已

    开始认识到制定预警方案的重要性,如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公司的四级防疫预警系统,使疫

    情会得到更有效的控制和处理。我国家禽业需要建立统一的预警应急方案,哪种疫情应采取

    什么样的控制措施,避免对疫区内感染动物不能全部彻底干净地杀灭,从而出现死灰复燃的

    现象。

      改变固有观念,保护养禽业者的利益疫情发生后,往往是采取最小成本将疫情控制住就

    完事了,而没有对疫区进行彻底的清理、扑杀、检测,对于不发病家禽的处理措施往往取决

    于养禽者的态度。这种疫情控制措施是只顾眼前不顾将来,纵观养禽业的历史,某地疫情的

    发生只能一次比一次更严重,损失越来越大。因此,有关部门应补偿养禽者的损失,以让他

    们全力支持配合疫情的清除处理,做到一劳永逸。

      合理规划全国养禽业布局在养禽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某些地区由于经济利益,缺乏统

    一规划,有这里停了那里建的现象,另外行业的从业者大量涌进又急速退出,使养禽业布局

    失衡,又为禽病流行创造了条件。目前,我国蛋鸡存栏主要集中在河北、东北三省、河南、

    山东、山西、江苏等8个省,从这里可以看出家禽行业布局的不合理性。应根据各地资源、

    环境条件、人口数量、劳动力水平,合理规划中国家禽业的布局,使各种家禽分开,使各个

    品种的代次分开,使各地区养禽业均衡发展,形成统一、合理、规范的布局,既利于疫情的

    防控,也防止了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提高养禽行业的水平和准入标准肉鸡行业的发展经验表明:没有以龙头企业为主的一体

    化经营,就没有肉鸡业的高效益、高效率。同样,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是发展养禽行业产业

    化经营的关键。龙头企业可以发挥技术优势、管理优势、网络优势,与农户形成多种形式的

    组合,将农户与市场联系在一起,提高农户的技术水平,引导农民标准化生产,形成紧密型

    一体化经营,提高养禽行业的整体水平。另外,根据饲养规模及品种代次,实行准予生产的

    标准,打破原来只要有钱就能养、有地就能建舍的混乱局面。养禽者的养殖场址、设备条件、

    技术水平,都要达到一定水平,避免有人趁效益好时涌入养禽行业,捞一把就走,而将劣质

    产品留给行业,低质服务影响行业发展,扰乱了行业经营秩序。

      实行集中屠宰,逐步取消活禽交易活鸡长途运输,应激因素增多,体质下降,是造成禽

    病异地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活禽交易场所环境控制不良,管理混乱,是禽病暴发的诱因。

    国内外禽病的暴发,经常是从某个活禽交易市场开始,那里不仅病原菌种类繁多,而且有病

    原菌存活的载体———活禽;实行集中屠宰,避免了活禽废弃物的随便处置,可以达到集中

    处理,减少环境污染;取消活禽交易,则减少了病原微生物存活的一个重要场所,切断了病

    菌在不同家禽之间的传播。

      提高科研水平,加强生物制品的管理随着养禽业的发展,疫病的种类、毒株的毒力、细

    菌的耐药性也在发生变化,这些改变往往使我们现有的防范措施和免疫失去效果。免疫是预

    防传染的主要手段,而疫苗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因此科研技术水平是代表控制疫病的能力,

    疫苗由弱毒苗→克强苗→基因工程苗→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技术含量不断增加。在我国,

    各种疫病的疫苗很多,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疫苗没有几种,国外进口疫苗占有相当大

    的市场。因此,提高我国的科研技术水平迫在眉睫,应建立一批规模大、设备新、技术高的

    生物制品厂来满足家禽业的需要。生物制品的管理在我国还有一些漏洞,还需要防疫检疫机

    构加强生物制品的监督检查,杜绝低劣产品在市场中流通。

      家禽产品作为低成本、低脂肪、高蛋白的食品,将会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在经济不

    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更是如此。随着食品加工业的发展,禽类产品将会有更多的品种和口味适

    应消费者的需求。这些将会为家禽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加

    快,各地资源将会得到整合,各种科研成果的开发利用,将会使家禽业防治疫病的手段越来

    越多,世界家禽业的水平会越来越高,家禽业为全世界创造的经济效益会越来越大。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