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市场拐点来了?

  
来源: 中华粮网    作者: 东方旭   时间: 2025-11-05

进入11月,持续上行的小麦价格迎来关键拐点,面粉企业到货量“稳中有增”的趋势愈发明朗,市场供应偏紧的态势逐步缓解。在消费疲软的大背景下,面粉涨价动力明显减弱。

小麦:上量渐增,行情拐点初现

11月首个工作日,部分头部面粉企业率先启动麦价下调,为前期火热的小麦市场按下“降温键”,其中河北衡水、邯郸、保定、邢台等地区下调3-7厘,河南周口下调3-5厘,山东德州、聊城、荷泽等地区下调3-5厘。面粉企业门前再现大排长龙现象。

10月中旬起,小麦市场开启强势上涨通道,陕西最高到1.295元/斤,河南最高到1.28元/斤,分区域来看涨幅显著:河南麦价上涨0.03-0.04/斤,河北上涨0.02-0.03/斤,山东达到0.03-0.045/斤,江苏上涨0.02-0.03/斤,陕西涨幅最大,涨幅0.03-0.05/斤,创下今年以来短期涨幅的新高。

随着麦价持续推高,贸易商心态从前期的“惜售亢奋”转向“理性出货”,选择“分批套现、分批出货、分散风险”的不断增多。山东、河北、江苏等主产区,近日粉厂送粮车辆明显增加,市场供应偏紧的局面得到有效缓解。

与此同时,近两周华北、黄淮产区持续晴好,为新季玉米晾晒创造了有利条件,符合饲用需求的优质玉米上市量逐步增多。凭借更高的性价比优势,饲料企业开始调整原料配比,减少小麦用量、增加玉米采购,进一步削弱了对小麦价格的支撑力。

叠加托市小麦11月投放”的消息持续发酵,引起市场各方高度关注。当前观望面粉行情的企业数量骤增,选择继续上调麦价的企业大幅减少。

面粉:消费疲软,涨价趋势难以持续

尽管初冬季节是面粉传统消费时段,但前期火热的小麦市场并未带动面粉销量走高,消费疲软的现状制约了面粉价格的上涨空间。

11月初,在刚性成本持续上涨的压力之下,部分头部面粉企业再度上调部分单品价格,幅度0.5-1/袋(50斤装),但跟随者寥寥,更多粉企业选择“以稳为主、谨慎观望”,优先选择保住现有市场份额。在缺乏消费利好、成本支撑减弱的双重影响下,面粉消费疲软的态势短期内难以扭转。

10月份,面粉企业在小麦成本高企的压力下,从“单品上调”逐步过渡到“全品类涨价”,但市场反响不及预期,并未激发终端消费的“旺销效应”。而随着托市小麦投放信息的持续扩散,经销商对“面粉价格高位回落”的担忧加剧,采购策略转向“随销随购”,多数经销商保持中低库存运行,进一步压缩了面粉价格的上涨空间。

当前面粉行业整体开机率小幅下滑,副产品“供减需增”,粉企挺价意愿较强,饲料企业在刚需驱动下持续采购,饲用通粉、麸皮、麦胚、次粉等均小幅上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面粉企业经营压力。

近期行情展望:麦价高位震荡,面粉消费常态运行

短期来看,小麦市场将进入高位震荡阶段:一方面,前期麦价涨幅已部分透支利好,贸易商出货意愿增强带来供应增量;另一方面,托市投放的具体规模、节奏仍未明确,市场对政策的观望情绪将持续,支撑麦价难以出现大幅下跌。

面粉市场则将维持常态运行,消费疲软仍是主基调。在成本压力有所缓解、终端需求未见明显改善的情况下,面粉企业调价将更趋谨慎,价格大概率以稳为主,局部或伴随小幅波动,大幅涨价的可能性较低。

从面粉行业竞争维度看,更多的粉企开启了自我变革,经营策略更加灵活,应对市场竞争的能力正在逐步增强,以销定产、以效定产、以现定销正越来越多的成为主流经营策略正确的经营决策是企业稳健经营的基石。

 上一篇 | 11月5日玉米报价
 下一篇 | 玉米市场供需博弈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