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后小麦市场行情分析及后市展望

  
来源:     时间: 2025-10-23

2025年国庆节后,国内小麦市场呈现“先扬后稳、区域分化”的阶段性特征,短期受天气扰动与补库需求推动价格冲高,随着供需格局调整逐步回归理性,多空因素交织下行情进入震荡整理阶段。

节后初期,小麦市场因极端天气与补库需求共振迎来快速上涨。华北、黄淮主产区遭遇“超长档期”秋雨,导致小麦出库难度加大、物流运输受阻,供需错配直接助推价格上行。与此同时,面粉经销商节后储备库存逐步消耗,集中补库需求释放带动企业订单量显著增加,开机率稳步提升,而粉企自身小麦库存经长假生产已降至低位,急需补库保障生产,进一步加剧市场采购竞争。在此背景下,主产区小麦价格快速攀升,山东、河南部分企业收购价触及1.25元/斤。

随着天气转晴,市场情绪逐步回归理性。北方主产区降水量明显下降,物流运输恢复正常,基层购销活动重启,贸易商敏锐抓住高价窗口期加快出货,市场粮源供应量显著增加。从主产区表现看,河南、安徽因托市收购量巨大,市场流通量受托市虹吸效应影响相对紧张,叠加山东等头部粉企集中区域的采购需求支撑,形成麦价“垄起地带”,收购价较周边高出20-30元/吨。而河北因供需相对宽松,价格始终处于低位,主流粉企挂牌价区间维持在1.222-1.235元/斤,与河南、陕西等地价差逐步拉大。

供应端来看,市场流通总量已明显减少,截至9月30日各类经营主体累计收购小麦10795万吨,其中托市收购1640万吨,农户手中余粮占比持续下降,其售粮行为对整体行情影响减弱。但天气转晴后,贸易商落袋为安意愿增强,积压粮源集中入市,短期供应压力有所释放,形成“阶段性紧平衡”格局。需求端呈现“制粉刚需稳、饲用替代增”的特点:制粉需求随节后补库完成回归常态,四季度面粉消费虽处相对高位,但终端需求缺乏进一步提振空间,企业维持“按需采购”节奏;饲用需求则因玉米受灾,华北玉米品质下降、霉变问题突出,饲料企业小麦用量维持较高水平。

展望后市,供应格局的动态调整至关重要,政策性竞拍投放量增减、贸易商售粮节奏快慢将直接影响市场粮源供给,区域价差有望进一步拉大,跨区流通活跃度提升。其二,玉米价格走势决定饲用替代需求变化,若玉米集中上市后价格走低,价差扩大可能导致饲料企业重回玉米采购,削弱小麦需求支撑。其三,终端消费力度成为关键,节后无假日消费支撑,面粉购销回归常态,企业开机率与采购策略将随销量变化调整,进而影响小麦行情。

综合来看,当前小麦市场“麦强粉弱、供强需弱”格局暂难打破,短期内价格缺乏大幅波动基础,“以稳为主、小幅振荡”仍是主色调。不过,冬小麦晚播带来的明年产量担忧、优质小麦需求增长等长期因素,仍为市场提供底部支撑,价格下跌空间有限。对于市场主体而言,需重点关注天气转晴后粮源上量、玉米价格走势及政策拍卖动态,理性把握出货时机,避免情绪化跟风操作。

来源:Mysteel农产品网 吕凤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