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大豆豆粕首页 频道列表

关税政策调整将如何影响国内豆类期货?

2025-05-1400

4月上旬,豆粕在触及逾8个月高位后开始回落。期价在4月底失守3000点,并继续下行,近日跌势放缓。

中美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将对国内大豆及豆粕市场产生什么影响?进口格局会出现什么变化?USDA重磅供需报告利多,关键数据变化将如何影响市场?是否支持豆粕短期内向上突破?国内豆粕期货供需矛盾的核心点体现在哪些方面?远月豆粕合约仍保持看多逻辑吗?

●  中美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将对国内大豆及豆粕市场产生什么影响?进口格局会出现什么变化?

方正中期研究院农产品团队负责人 王亮亮:5月12日15时,商务部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释放中美贸易摩擦缓和信号,我国保留4月对美商品加征10%的关税,叠加3月份我国对美豆单独加征的10%的关税,此前的3%关税,则累计加征23%的关税。目前美国大豆升贴水报价偏高,即便按照3%的正常关税来看,我国从美国进口大豆榨利也是负值,按照23%的关税则榨利为深度亏损。目前是美国大豆播种期、南美大豆集中上市期,我国9月份之前主要是从巴西进口大豆。国际大豆贸易以CBOT大豆为基础定价,而CBOT大豆走强则会使得从巴西进口大豆成本上升,因此中美贸易摩擦缓和对于09及之前的合约影响偏多。

长安期货研究员 刘琳:中美会谈且取得实质性进展,意味着阶段性中美贸易关系缓和,后期贸易关系改善存在改善空间。那么前期由互相加征关税引起的盘面升水可能会回吐,并造成蛋白粕阶段性回调。这也引导蛋白粕在节后偏弱调整。从政策端来看,此次谈判后双方均降低了对彼此的关税,后期关税反制措施仍存在逐步解除的空间,此次谈判后预计两国之间贸易订单会恢复,我国进口美豆量级存在恢复空间。但是,一方面目前我国主要进口南美大豆,对美豆进口需要等到四季度,另一方面考虑到特朗普任期期间贸易关系的不确定性,我国可能仍以降低对美依赖为主。此外,美豆整体进口关税仍处于23%的高位,进口成本不低。因此,进口格局整体变动有限,仍以进口南美大豆为主。后期还要关注新年度美豆产销与天气以及谈判与协议进展。

徽商期货豆类分析师 刘冰欣:中美关税争端顺利解决的概率增加,这意味着后期中国大豆进口有望实现正常化。而从中长期来看,中美的谈判不可能一蹴而就,贸易的细则仍需关注后续谈判进展。

回顾近十年来我国大豆进口情况,在川普上一轮担任美国总统,对我国发起贸易争端的时候,即2018和2019年自美国进口量达到历史最低,分别为1664万吨和1695万吨,分别占据我国当年总进口量的18.9%和19.1%。2021年我国自美国进口量最大,为3229.6万吨,占当年总进口量的33.45%。对比我国一年一亿吨左右的大豆进口量,来源地多进口美国少进口巴西大豆其实不会影响我国的整体供给,但10%的关税还是会增加进口成本,从而转移至下游的油粕。

近些年我国因贸易战、疫情等原因做了充分的准备,第一是中央一号文件一直致力于油料作物尤其是以大豆为主要“提升自给率,降低对外依存度”、“稳玉米,扩大豆”等口号不断提出,2022~2024 年中国大豆产量连续三年稳定在 2000 万吨以上;第二是农业农村部在2023年4月和2025年4月分别印发了《饲用豆粕减量替代三年行动方案》和《养殖业节粮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通过利用菜粕等杂粕来替代豆粕在饲料中的消费,力争到 2030 年全国养殖业消耗的饲料中豆粕用量占比降至 10%左右。而这些举措对于我国降低对外依存度虽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国内耕地有限,油料作物依然还是主要以进口为主,因此中美后续谈判仍需关注。

   USDA重磅供需报告利多,关键数据变化将如何影响市场?是否支持豆粕短期内向上突破?

方正中期研究院农产品团队负责人 王亮亮:北京时间5月13日凌晨0时,USDA公布5月供需报告,报告预估2025/26年度美国大豆收获面积及期末库存均大幅低于2024/25年度水平,报告对美豆价格影响偏多。目前美豆主产州天气较为配合,大豆播种进度快于往年,USDA给出52.6蒲/英亩的偏高单产,而面积下调后天气容错下降,高单产预估也给了后期调整的空间。目前巴西大豆进口到港量较大,油厂开机率回升,近期来自供应端的利空影响持续,豆粕价格短期仍将偏弱筑底为主。

长安期货研究员 刘琳:隔夜公布的USDA报告是今年美国农业部首次给出的2025/26年度平衡表预估,其中显示,2025/26年度美豆产量为43.4亿蒲式耳,基本持平于分析师预估均值43.38亿蒲式耳,低于去年同期的43.66亿蒲式耳,期末库存为2.95亿蒲式耳,低于分析师预估均值3.75亿蒲式耳和上年同期的3.5亿蒲式耳。期末库存大幅调降,暗示未来供应缩减,明显提振市场情绪,美豆明显走高,但国内豆粕上行略显乏力。这主要是我国豆粕仍然受到南美大豆集中到港,供应充裕的压力。同时,目前现货升水,而按照季节性规律,基差仍有走弱的空间,也限制国内豆粕的涨幅。

徽商期货豆类分析师 刘冰欣:从昨晚新公布的5月的USDA月度供需报告数据来看,2025/26年度美国大豆的预期显示,与2024/25年度相比,供应量略有下降,压榨量增加,出口减少,期末库存下降。2025/26年度美国大豆种植面积为8350万英亩,同比减少4.13%,与3月的展望论坛基本一致;单产预估为52.5蒲/英亩,同比提高3.55%,大豆产量估计为43.4亿蒲,同比减少0.6%。需求来看,2025/26年度美国大豆压榨量预计为24.9亿蒲,同比增加2.9%;出口量预计降至18.15亿蒲,同比减少1.9%;大豆期末库存预计为2.95亿蒲,同比减少15.7%。库存消费比预计为6.68%,低于2024/25年度的8%,显示供应趋紧。南美方面虽然调增巴西产量600万吨至1.75亿吨,但短期对市场影响不大。

从报告数据中可以看到,贸易争端前景依然不明朗,南美大豆在供应方占据愈加举足轻重的位置。而新季美豆面积下调基本确定,单产却是近十年来最高,未来若产区天气不利作物生长,美豆行情仍存在机会。如此一来,对内盘豆粕隐形支撑犹在。

●  国内豆粕期货供需矛盾的核心点体现在哪些方面?远月豆粕合约仍保持看多逻辑吗?

方正中期研究院农产品团队负责人 王亮亮:国内豆粕期货供需矛盾的核心点在于短期巴西大豆到港量增加与偏低的豆粕库存之间的矛盾。供应偏紧的强现实向到港量增加的弱预期过渡,过渡的主要手段在于大豆通关检验后油厂开机率的稳步提升。强现实过渡到弱预期时,利多驱动减弱、利空兑现,目前豆粕估值不算高,油厂榨利收敛,二季度大豆到港量环比增加但同比预计依旧是偏少的,二季度豆粕价格预计偏弱寻底筑底为主,空间并不太大。远月01合约来看,中美贸易摩擦缓和预期下,01合约近期面临着下行压力。

长安期货研究员 刘琳:目前国内豆粕一方面受到中美和谈以及南美大豆集中到港的压力,另一方面期货贴水叠加成本支撑,一定程度上令盘面下跌空间受限。由于中美贸易关系缓和,远月合约走势与美豆联动性或有回升。远月合约更多的聚焦于新年度美豆种植面积减少以及供应缩减。目前美豆种植进度加快,但由于种植面积缩减,新年度对于天气影响将更加敏感。后续考虑到,一方面北美6-8月ENSO中性气候降低天气炒作空间,部分抑制涨幅,另一方面美国农业部新季供需报告结果显示,下一年度全球大豆产量和需求将再创新高,巴西继续引领全球产量增长,届时也将限制蛋白粕上涨的空间。后续仍需持续关注。

徽商期货豆类分析师 刘冰欣:截止2025年5月9日当周,国内豆粕商业库存为9.71万吨,环比节前的10.31万吨减少了5.82%,同比去年同期的54.17万吨减少了82.07%;菜粕目前库存为3.6万吨,环比节前的1.45万吨增加1.48倍,同比去年同期的4.03万吨减少10.67%。目前国内豆菜粕库存均为单位数,但现货价格却较节前回吐了800~1000元/吨,目前华北地区天津基差报价为M09 150,一口价大约在3050元/吨,华东张家港基差报价为M09 50,一口价大约在2950~2980元/吨,华南地区广东东莞基差报价为M09 100,一口价大约在3000元/吨左右。

尽管中美贸易关系得到缓和,但目前巴西大豆通关依然是需要15~20天,因此油厂开机率尚未完全恢复至正常水平,但积压的巴西豆早晚都会流入压榨变成豆粕,因此供给压力导致市场现货上行空间受限。菜粕方面虽基本面较豆粕略好,但由于自身难以走出独立行情,因此价格依然被豆粕影响。近期由于中美贸易谈判结果落地,此前的利空基本在盘面消耗殆尽,因此预计短期豆粕价格有望止跌企稳,可关注买豆粕09卖菜粕09的套利策略。

来源:文华财经、中华粮网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关税政策调整将如何影响国内豆类期货?
4月上旬,豆粕在触及逾8个月高位后开始回落。期价在4月底失守3000点,并继续下行,近日跌势放缓。中美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将对

0评论2025-05-140

2025年5月全球大豆供需平衡表
2025/26年度美国大豆的预期显示,与2024/25年度相比,供应量略有下降,压榨量增加,出口减少,期末库存下降。美国大豆产量预计将

0评论2025-05-134

5 月巴西大豆出口量预计下降!
巴西全国粮食出口商协会(Anec)的数据显示,巴西 5 月份大豆出口量预计为 1260 万吨,而去年同期为 1347 万吨。5 月份巴西大豆

0评论2025-05-132

上周美国对中国装运约7万吨大豆,比去年同期减少18%
华盛顿5月5日消息:美国农业部出口检验周报显示,上周美国对中国(大陆地区)出口的大豆数量比一周前减少67%,比去年同期减少18%

0评论2025-05-060

上周美国对中国装运约21万吨大豆,比去年同期增长21倍
华盛顿4月28日消息:美国农业部出口检验周报显示,上周美国对中国(大陆地区)出口的大豆数量比一周前增长203%,比去年同期减少3

0评论2025-04-299

关税战升级,美国对华大豆净销售量降至零水平
华盛顿4月24日消息:美国农业部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4月17日当周,美国对中国(仅指大陆)的2024/25年度大豆净销售量为零。作为

0评论2025-04-270

许世卫:关税战不会危及我国大豆产业
我国是粮食进口大国,大豆是最大宗的进口农作物产品,美国曾经是我国大豆进口的主要来源国之一。随着关税战的持续,我国大豆进口

0评论2025-04-256

关税政策升级:大豆供应的挑战与机遇
中美关税对峙自特朗普年初上任以来迅速升温。4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在保留10%基准关税上,暂停“对等关税”90天以期进行贸

0评论2025-04-1612

2025年前两个月美国大豆出口分析:五大进口国市场动态
外媒4月10日消息:美国统计调查局的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2月,美国大豆出口总量为827.8万吨,较2024年同期的1,122.5万吨大幅下

0评论2025-04-1018

中美贸易战对大豆市场的影响
美国东部时间4月8日,美方将此前宣布的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34%所谓“对等关税”,进一步提高50%至84%。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今天

0评论2025-0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