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全球粮食供应链面临多重挑战的背景下,近年来,中国蛋鸡行业采取一系列创新举措,有效减少对传统饲料原料玉米和豆粕的依赖,助力保障国家饲料粮食的安全供应。这一系列成就,正是对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韩俊近日在中国农业大学调研时强调的“聚焦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精神的生动实践。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在农业农村部的指导下,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将“蛋鸡多元化精准日粮与玉米豆粕减量增效技术”作为重点研发任务之一,由该体系营养与饲料功能室主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马秋刚作为牵头人,联合其他功能室岗位专家和遍布全国各地的综合试验站共同组织实施。经过三年多的技术攻关和示范推广,形成了“新饲料开发以开源、传统原料挖潜以节流、环境精准测控以增效、疾病综合防控以减损”的综合性节粮方案。 “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和综合试验站密切合作,先后开发了发酵椰蓉渣、辣椒粕、饲料桑、花椒叶、花椒籽等地源特色的新型饲料资源,可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替代部分玉米和豆粕。”马秋刚介绍,该体系还完成了高粱、豆粕、葵花籽粕、棕榈粕、芝麻粕等16种传统饲料原料的精准营养价值评定,开发了霉菌毒素生物降解剂、复合酶制剂、发酵乳酸杆菌、槲皮素等11种增效性饲料添加剂。这些成果在行业内推广应用后,可以降低玉米、豆粕用量8%和10%以上,辐射带动种鸡和商品代蛋鸡10亿羽以上,2021年至今已节约玉米600万吨和豆粕170万吨以上。 此外,环境精准测控技术在蛋鸡产业节粮增效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我国新疆、东北等地区冬季严寒,动物易处于冷应激状态,饲料报酬降低;如果单纯地通过减少通风量来维持鸡舍温度,又会造成空气质量变差,导致疾病发生。 在新疆,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大力推广过道湿帘模式。冬季,外界寒冷的空气进入鸡舍前,先在过道内进行缓冲、预热、除尘,空气温度可以提高10℃以上,大大缓解了高速寒冷干燥的空气对动物的冷应激。夏季,利用过道湿帘对空气进行降温、除尘,空气温度可以降低10℃以上,大大缓解了外界炎热空气对动物的热应激。生产实践表明,过道湿帘模式可以明显改善蛋鸡对饲料转化效率。 在东北地区,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大力推广地暖供热模式。依托厚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该体系辽源综合试验站使用玉米秸秆生产的生物质燃料,通过锅炉、地热系统,实现了千万羽规模的蛋鸡企业“以秸秆替粮”。通过冬季鸡舍供暖,可显著降低鸡群的单只日耗料量,从119.6克减少至113.9克,平均每只鸡每天可节省5~5.7克饲料。按照每吨饲料2800元的成本计算,供热期直接节省的饲料成本高达2100万元;生物质颗粒价格约为800元/吨,整个供暖期用量约1万吨,生物质颗粒成本和锅炉人工费合计840万元,即整体节约饲料成本1260万元。此外,鸡舍供热还极大地改善了鸡群的生存环境,降低了发病率,进一步提升了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

- 蛋鸡产业玉米豆粕减量增效不断创新
0评论2024-09-11

- 精准配制营养饲粮 进一步降低粗蛋白质水平
0评论2024-08-01
农业农村部:引导饲料养殖行业科学减少豆粕用量,促进饲料粮节约降耗
近日,农业农村部针对关于持续推进豆粕减量替代的建议,答复如下。持续推进饲用豆粕减量替代,是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
0评论2024-06-243

- 《饲料原料目录》(2023 版)截至 2023年12月
0评论2024-02-29
农业农村部:目前饲料配方中豆粕占比下降至13%
1月23日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陈邦勋在会上介绍到,
0评论2024-01-2610
山东:推进饲用豆粕减量 谨防进口豆粕成“瓶颈”
0评论2023-1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