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转基因专题 » 正文

转基因大豆油能放心食用吗?

  作者: 来源: 日期:2008-09-09  
     虽然大多数人对“转基因”的认识尚模糊不清,但“转基因食品”早已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转基因大豆油”是目前中国市场上最常见的转基因食品,不少食用调和油中也含有转基因大豆成份。凭借低成本的价格优势,“转基因大豆油”在短短几年间,就从最初的“犹抱琵琶半遮面”,发展成为食用油市场的主力军,也引发各界对“转基因大豆油”是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广泛争议。 健康863网的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消费者对“转基因大豆油”的诸多问题心存疑虑。到底什么是“转基因食品”?“转基因大豆油”究竟对人体有没有害?消费者该选择什么样的食用油?带着消费者的这些疑问,记者走访了相关的营养专家。 什么是“转基因食品” 据专家介绍,所谓“转基因食品”,就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把动植物的基因加以改变,制造出来的食品。据统计,目前全世界转基因作物已达120多种,种植面积超过4400万公顷。在美国,“转基因食品”高达4000多种,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普通商品。而在我国市场上,很多含有大豆成分的食物中都有转基因成分,像豆油、磷脂、酱油、膨化食品等等。 是非“转基因” 由于转基因技术培育出来的食物是“非自然的”。所以一直饱受争议。虽然全球约有2亿多人食用过数千种“转基因食品”,多年来尚未报道过一例食品安全事件,但批评者仍然担心对动植物基因的突然改变会导致有毒物体的产生,或激发过敏现象,引发不知名的疾病。2005年,英国的研究人员实验发现,用转基因马铃薯饲养大鼠,引起了大鼠器官的生长异常,体重减轻,其免疫系统遭到破坏。这项实验虽然后来被英国皇家学会组织的专门评审定调为共有6项缺陷,但仍然加深了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怀疑。 “转基因大豆油”的发迹 “转基因大豆油”之所以发展迅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成本优势。据业内人士透露,转基因大豆的出油率在20%-21%之间,而原始大豆的出油率只有17%,其价格却比转基因大豆还要贵,因此不少厂家出于成本考虑,选择“转基因”原料生产。不少消费者鉴于“转基因大豆油”的价格,比非转基因大豆油和其他食用油都要便宜不少,也愿意购买。 “转基因大豆油”符合标准 营养学评价研究显示,“转基因大豆油”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氨基酸、脂肪酸等方面与原始大豆油无明显差别;在各种加工过程中,各种营养成分和抗营养因子含量的变化也基本相似;经烘烤加工后,两种大豆油中的水苏糖、棉子糖、抗胰蛋白酶的含量基本一致,植物凝血素的含量均下降到检测不出来的水平。 “转基因大豆油”相对安全 因为全世界至今没有出现由于食用转基因食物而导致病变的事例,而市场上销售的“转基因大豆油”也符合国家食用油质量标准和卫生标准,所以目前来看,“转基因大豆油”是相对安全的。但也没有任何一个科学家敢断定转基因食品绝对安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科学的检测手段来验证。 消费者拥有知情权和选择权 国际上早已严格执行转基因标识制度,以保障公民的转基因知情权。依据国际公约,我国自2002年3月20日起,要求凡是在中国境内销售的大豆、玉米、油菜等及其制品若属转基因生物,必须进行标识。今年9月1日起实施的《食品标识管理规定》也明确要求,“转基因食品”或含法定转基因原料的食品,必须在标识上标注中文标签。消费者可以在知情的情况下,自主选择是否购买“转基因食品”。专家从营养、健康的角度出发,鼓励消费者选购非转基因油脂食品,如花生油、橄榄油、非转基因菜籽油等,安全性相对会更高一些。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