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食品业打高原绿色牌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5-05-23
    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是当今社会的潮流,也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和企业提升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但青海省绿色食品产业却还停留在产品不精、品牌不响、产业水平低的初级阶段。

    记者从青海省企业调查队了解到,目前我国绿色食品生产企业约2047个,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约4030个,不少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在总量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产业整体水平也有较大提升,但我省截至2004年底,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只有11家,产品总数22个,绿色食品的年生产总量为5万吨。与全国相比,与绿色食品“龙头”省份黑龙江相比,青海省绿色食品产品数量及产业水平都还有很大差距。

    在产品精深加工方面,青海省大部分产品还是初级产品,总体上存在着忽略自身优势,产品不精、附加值低等问题,这不能不说是青海绿色食品产业的缺憾。记者从青海省农牧厅了解到,我省拥有5亿多亩草原,2400多万只牛羊,有着占世界三分之一的牦牛,有3650亿吨盐,有着被日本、东南亚诸国所称道的蚕豆,有高原地区独特的油菜、营养价值极高的沙棘、大黄等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的资源,但目前只有少部分产品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拿食用菌来说,上海食用菌立体加工生产基地通过高科技种植金针菇,一亩地收入达到了130多万元,而青海省的同类产品一亩地收入只有六七千元,两者相比差距惊人。

    同时记者还了解到,制约青海省绿色食品发展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青海省现有的乡镇工业企业中,以农牧产品为原料的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很少,大多都是高耗能、高污染的冶金、建材企业,没能充分发挥乡镇企业联结农牧生产、联结农户的纽带作用,农牧民从中得到的实惠非常有限,严重影响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壮大,这也成为阻碍青海省形成“以工补农、以工养农”局面的重要原因。

    在谈到如何发展青海省绿色食品产业时,青海省农牧部门和企业调查部门的有关人士分析说,目前国际上通行绿色食品“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路线,推行以技术标准为基础、质量认证为形式、商品管理为手段的发展模式,绿色食品标志作为我国第一例证明商标,蕴含了保护生态环境、保障消费者安全的宗旨和理念,体现着绿色食品的制度优势、品牌优势和产品优势,为此,青海省应从本省实际出发,突出高原特色,明确以牛羊肉、奶业、盐业、蚕豆、矿泉水、沙棘为重点,创建一批高效生产基地,建立一批绿色种养示范县、示范乡、示范户,培养一批绿色食品龙头企业,打好“高原牌”“绿色牌”“有机牌”,把青海省的绿色食品产业做大做强。